OP_NET和Arch:在比特幣上探索智能合約

新手9/24/2024, 5:58:24 PM
本文討論了在比特幣主網上實施的兩種智能合約技術:OP_NET 和 ARCH。作為一個執行層,OP_NET 通過特定比特幣交易實施智能合約操作,並具有燒毀比特幣的機制。另一方面,ARCH 定位為“比特幣 1.5 層”,使用自己的代幣作為燃氣費用,通過節點處理和驗證交易。

過去兩週,OPNET和Arch,兩種智能合約執行方案,都在比特幣主網上引起了相當大的討論。有趣的是,名為OP_NET的名稱與眾所周知的OP_CAT非常相似,都以“OP”開頭。“,這可能會誤導人們,讓他們認為它們非常相似。

讓我們首先提到OP_CAT。OP_CAT是一個比特幣操作碼,由“量子貓”(也稱為Taproot Wizards)的創始人Udi Wertheimer領導的社區力量自去年以來一直呼籲“復興”。使用術語「復興」OP_CAT因為這是一個現有的比特幣操作碼,但由於潛在的DoS攻擊問題,中本聰在2010年將其刪除。CAT是「連接」的縮寫,顧名思義,OP_CAT的功能是允許字串連接操作,將兩個字串連接成一個。

這個操作碼如何在比特幣上啟用智能合約?老實說,這相當抽象和難以理解。對於那些感興趣的人,我建議閱讀另一位作者Jaleel的文章(“13行代碼幫助比特幣實現智能合約?了解OP_CAT軟分叉”). 這裡有幾個我想快速總結的要點:

OP_CAT包括比特幣網絡的軟分叉。為了達到這一步,首先需要通過BIP-347提案。目前,該提案只進行到整個提案流程的第二階段,“已提出”狀態。

OP_CAT已在BCH和BSV上復活了好幾年,但相關的用例仍然非常抽象。在當前的討論中,我們很少看到任何清晰而直接的例子,可以使用OP_CAT創建什麼樣的dApp。

OP_CAT不是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重新啟用OP_CAT更像是解鎖比特幣智能合約潛力的第一步。合理的期望是,如果OP_CAT能夠成功重啟並出現一些優秀的使用案例,將會有進一步討論解鎖更多比特幣操作碼的可能性。我們首先可以期待看到在啟用了OP_CAT的Fractal上是否會出現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

OPNET,另一方面,應該與“協議”一起歸類,如銘文、BRC-20和ARC-20。盡管其名稱也有一個“OP實施方法與比特幣操作碼無關。

ON_NET

OP_NET 的框架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由於它是比特幣主網的智能合約實現解決方案,比特幣主網當然佔據了整個技術框架的一部分。可以說比特幣主網在 OP_NET 的技術框架中扮演著“操作啟動層”和“最終確認層”的角色。智能合約的執行和狀態確認是另一部分,這是由 OP_VM 和 OP_NET 节點共同組成的“執行層”。

根據技術框架圖,我們可以簡單解釋在比特幣主網上實現智能合約的OP_NET過程。首先,部署/交互合約的用戶從比特幣主網發起交易。該交易的數據字段將包含字符串“BSI”,這使得執行層能夠檢測到這是一筆OP_NET合約交互交易。交易確認後,OP_VM執行相應的合約操作並更新狀態,然後將其交給OP_NET節點進行狀態確認,最終將狀態提供給比特幣dApp。比特幣dApp收到合約執行結果並執行相應操作後,還會將其操作結果提交給比特幣主網。

此時此刻,您可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這不僅是另一個具有“離線索引器,離線執行,鏈上確認”功能的索引器嗎?的確,有一些相似之處。然而,OP_NET有一個有趣的機制,它實際上“燃燒比特幣”。

OP_NET的交易費用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比特幣交易的基本比特幣網絡費用,另一部分是OP_NET交易費用。OP_NET交易費用進一步由執行費和優先費組成,兩者都以比特幣支付。為確保OP_NET交易費用不被節點視為“塵埃”(UTXO太小)並被拒絕,OP_NET交易費用必須超過330聖經(satoshis)。優先費用允許合約執行操作像以太坊一樣提高Gas,以確保它們的交易具有優先執行的權限(OP_VM可以優先執行哪些操作)。

如果OP_NET交易費大於0.0025比特幣,將會“燃燒”330 satoshis,多餘的部分將作為獎勵給節點運營商。所謂的“燃燒”類似於以太坊中經常見到的情況,即發送到合約地址的資金無法提取,因為OP_NET實際上使用特定類型的比特幣交易,“Taproot腳本路徑花費”,將比特幣地址抽象成合約地址。這個合約地址無人控制,因此實現了“燃燒”的效果。

最後,我們根據該項目的背景做出一個小觀察。該項目背後的團隊是MotoSwap團隊。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OSHI,在BRC-20市場上排名第三的Token的總市值。OSHI 從事應用程序。後來,團隊出現了一些分歧,其中一些被轉移到CBRC-20以製作Moto。儘管OP_NET本身使用比特幣作為協議交互消耗的Token,但它還具有兩個內置標準,即OP_20和OP_721。因此,可以說這個項目的風格更傾向於我們去年熟悉的“新協議,新資產”風格。

ARCH

不同於 OP_NET,Arch 宣布已獲得由 Multicoin Capital 領投的 7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OKX、Portal Ventures、Big Brain Holdings、ABCDE 等參與。Arch 將擁有自己的代幣,既作為 gas 費用,也作為 PoS 網絡驗證者的抵押代幣。

因此,Arch的定位與OP_NET完全不同。如果OP_NET在短期內仍然更傾向於“新協議,新資產”風格,那麼Arch完全是“建立在比特幣主網上的智能合約層”,或者換句話說,“比特幣1.5層”。

從上圖我們可以粗略解釋Arch的工作流程。用戶從比特幣主網絡發起交易。Arch節點會嗅探交易並處理和驗證它們。領導節點負責“區塊交易”,即建立Arch網絡的區塊。它還負責提交最終確認的比特幣交易。返回比特幣主網絡。

看起來有點像OP_NET?但實際上,如果你仔細閱讀Arch的官方文件,你會發現它們在如何確保網絡穩定以及與"執行層"相關的其他技術解釋方面比OP_NET更詳細。例如,他們使用了"FROST + ROAST"簽名方案,這使得Arch可以確保只要有51%的網絡成員是誠實和合作的,他們就可以簽署簽名以確保網絡的穩定性。

最後,儘管Arch擁有自己的Token作為“執行層”,這是Arch網絡的Gas費用,但用戶在通過Arch與合約互動時仍可以使用比特幣支付,費用轉換將在後端進行。因此,在使用方面,Arch將不需要另一套錢包。

結論

OP_NET和Arch在技術實現上有一些相似之處。總體來說,我們可以說兩者都將比特幣主網作為“啟動點”和“確認層”,而“執行層”則是它們自己的。然而,這兩個項目在定位上有明顯的不同 - 前者是一個“協議”,而後者是“比特幣1.5層”。

當然,比特幣主網的長區塊時間可能仍然限制了在兩個平台上開發的dApps的效率。雖然它們自己的執行和確認過程足夠快,但在比特幣主網上的最終確認仍然取決於比特幣礦工的效率。然而,我們都歡迎對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持續探索,因為只有通過探索才能實現發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Arch的代幣可能會在明年第一季度舉行TGE(代幣生成事件)。因此,如果未來有相關的測試活動或基於Arch的dApps推出,感興趣的人可以關注並與它們互動。至於OP_NET,目前沒有太多可供挖礦的。目前,我們只能希望一些熱門代幣能在其中出現,但整個生態系統目前的熱度可能會使OP_NET難以像過去的協議(如ARC-20)一樣起飛。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Beats], 版權屬於原作者[Cookie],如果您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系。Gate 學習團隊,團隊將根據相關程序盡快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此文章的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並未提及。Gate.io翻譯後的文章不得複製、分發或剽竊。

分享

目錄

OP_NET和Arch:在比特幣上探索智能合約

新手9/24/2024, 5:58:24 PM
本文討論了在比特幣主網上實施的兩種智能合約技術:OP_NET 和 ARCH。作為一個執行層,OP_NET 通過特定比特幣交易實施智能合約操作,並具有燒毀比特幣的機制。另一方面,ARCH 定位為“比特幣 1.5 層”,使用自己的代幣作為燃氣費用,通過節點處理和驗證交易。

過去兩週,OPNET和Arch,兩種智能合約執行方案,都在比特幣主網上引起了相當大的討論。有趣的是,名為OP_NET的名稱與眾所周知的OP_CAT非常相似,都以“OP”開頭。“,這可能會誤導人們,讓他們認為它們非常相似。

讓我們首先提到OP_CAT。OP_CAT是一個比特幣操作碼,由“量子貓”(也稱為Taproot Wizards)的創始人Udi Wertheimer領導的社區力量自去年以來一直呼籲“復興”。使用術語「復興」OP_CAT因為這是一個現有的比特幣操作碼,但由於潛在的DoS攻擊問題,中本聰在2010年將其刪除。CAT是「連接」的縮寫,顧名思義,OP_CAT的功能是允許字串連接操作,將兩個字串連接成一個。

這個操作碼如何在比特幣上啟用智能合約?老實說,這相當抽象和難以理解。對於那些感興趣的人,我建議閱讀另一位作者Jaleel的文章(“13行代碼幫助比特幣實現智能合約?了解OP_CAT軟分叉”). 這裡有幾個我想快速總結的要點:

OP_CAT包括比特幣網絡的軟分叉。為了達到這一步,首先需要通過BIP-347提案。目前,該提案只進行到整個提案流程的第二階段,“已提出”狀態。

OP_CAT已在BCH和BSV上復活了好幾年,但相關的用例仍然非常抽象。在當前的討論中,我們很少看到任何清晰而直接的例子,可以使用OP_CAT創建什麼樣的dApp。

OP_CAT不是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重新啟用OP_CAT更像是解鎖比特幣智能合約潛力的第一步。合理的期望是,如果OP_CAT能夠成功重啟並出現一些優秀的使用案例,將會有進一步討論解鎖更多比特幣操作碼的可能性。我們首先可以期待看到在啟用了OP_CAT的Fractal上是否會出現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

OPNET,另一方面,應該與“協議”一起歸類,如銘文、BRC-20和ARC-20。盡管其名稱也有一個“OP實施方法與比特幣操作碼無關。

ON_NET

OP_NET 的框架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由於它是比特幣主網的智能合約實現解決方案,比特幣主網當然佔據了整個技術框架的一部分。可以說比特幣主網在 OP_NET 的技術框架中扮演著“操作啟動層”和“最終確認層”的角色。智能合約的執行和狀態確認是另一部分,這是由 OP_VM 和 OP_NET 节點共同組成的“執行層”。

根據技術框架圖,我們可以簡單解釋在比特幣主網上實現智能合約的OP_NET過程。首先,部署/交互合約的用戶從比特幣主網發起交易。該交易的數據字段將包含字符串“BSI”,這使得執行層能夠檢測到這是一筆OP_NET合約交互交易。交易確認後,OP_VM執行相應的合約操作並更新狀態,然後將其交給OP_NET節點進行狀態確認,最終將狀態提供給比特幣dApp。比特幣dApp收到合約執行結果並執行相應操作後,還會將其操作結果提交給比特幣主網。

此時此刻,您可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這不僅是另一個具有“離線索引器,離線執行,鏈上確認”功能的索引器嗎?的確,有一些相似之處。然而,OP_NET有一個有趣的機制,它實際上“燃燒比特幣”。

OP_NET的交易費用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比特幣交易的基本比特幣網絡費用,另一部分是OP_NET交易費用。OP_NET交易費用進一步由執行費和優先費組成,兩者都以比特幣支付。為確保OP_NET交易費用不被節點視為“塵埃”(UTXO太小)並被拒絕,OP_NET交易費用必須超過330聖經(satoshis)。優先費用允許合約執行操作像以太坊一樣提高Gas,以確保它們的交易具有優先執行的權限(OP_VM可以優先執行哪些操作)。

如果OP_NET交易費大於0.0025比特幣,將會“燃燒”330 satoshis,多餘的部分將作為獎勵給節點運營商。所謂的“燃燒”類似於以太坊中經常見到的情況,即發送到合約地址的資金無法提取,因為OP_NET實際上使用特定類型的比特幣交易,“Taproot腳本路徑花費”,將比特幣地址抽象成合約地址。這個合約地址無人控制,因此實現了“燃燒”的效果。

最後,我們根據該項目的背景做出一個小觀察。該項目背後的團隊是MotoSwap團隊。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OSHI,在BRC-20市場上排名第三的Token的總市值。OSHI 從事應用程序。後來,團隊出現了一些分歧,其中一些被轉移到CBRC-20以製作Moto。儘管OP_NET本身使用比特幣作為協議交互消耗的Token,但它還具有兩個內置標準,即OP_20和OP_721。因此,可以說這個項目的風格更傾向於我們去年熟悉的“新協議,新資產”風格。

ARCH

不同於 OP_NET,Arch 宣布已獲得由 Multicoin Capital 領投的 7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OKX、Portal Ventures、Big Brain Holdings、ABCDE 等參與。Arch 將擁有自己的代幣,既作為 gas 費用,也作為 PoS 網絡驗證者的抵押代幣。

因此,Arch的定位與OP_NET完全不同。如果OP_NET在短期內仍然更傾向於“新協議,新資產”風格,那麼Arch完全是“建立在比特幣主網上的智能合約層”,或者換句話說,“比特幣1.5層”。

從上圖我們可以粗略解釋Arch的工作流程。用戶從比特幣主網絡發起交易。Arch節點會嗅探交易並處理和驗證它們。領導節點負責“區塊交易”,即建立Arch網絡的區塊。它還負責提交最終確認的比特幣交易。返回比特幣主網絡。

看起來有點像OP_NET?但實際上,如果你仔細閱讀Arch的官方文件,你會發現它們在如何確保網絡穩定以及與"執行層"相關的其他技術解釋方面比OP_NET更詳細。例如,他們使用了"FROST + ROAST"簽名方案,這使得Arch可以確保只要有51%的網絡成員是誠實和合作的,他們就可以簽署簽名以確保網絡的穩定性。

最後,儘管Arch擁有自己的Token作為“執行層”,這是Arch網絡的Gas費用,但用戶在通過Arch與合約互動時仍可以使用比特幣支付,費用轉換將在後端進行。因此,在使用方面,Arch將不需要另一套錢包。

結論

OP_NET和Arch在技術實現上有一些相似之處。總體來說,我們可以說兩者都將比特幣主網作為“啟動點”和“確認層”,而“執行層”則是它們自己的。然而,這兩個項目在定位上有明顯的不同 - 前者是一個“協議”,而後者是“比特幣1.5層”。

當然,比特幣主網的長區塊時間可能仍然限制了在兩個平台上開發的dApps的效率。雖然它們自己的執行和確認過程足夠快,但在比特幣主網上的最終確認仍然取決於比特幣礦工的效率。然而,我們都歡迎對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持續探索,因為只有通過探索才能實現發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Arch的代幣可能會在明年第一季度舉行TGE(代幣生成事件)。因此,如果未來有相關的測試活動或基於Arch的dApps推出,感興趣的人可以關注並與它們互動。至於OP_NET,目前沒有太多可供挖礦的。目前,我們只能希望一些熱門代幣能在其中出現,但整個生態系統目前的熱度可能會使OP_NET難以像過去的協議(如ARC-20)一樣起飛。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Beats], 版權屬於原作者[Cookie],如果您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系。Gate 學習團隊,團隊將根據相關程序盡快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此文章的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並未提及。Gate.io翻譯後的文章不得複製、分發或剽竊。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