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當 KOL 的聲量大過 VC:被流量綁架的一場財富實驗

探討加密貨幣市場中 KOL 輪的興起,分析項目方、KOL 與散戶間的三角博弈關係,以及影響力如何成為新的資本形式。 (前情提要:CZ發話「跟上潮流」要繼續推動Meme潮?BSC迷因幣普漲、BNB回溫 ) (背景補充: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韭菜? ) 曾幾何時,一級市場的玩法相對清晰:VC 出錢、KOL 發聲、散戶提供流動性。但今天,這套玩法似乎正在被打破。 VC 的背書不再萬能,項目方開始圍繞「影響力」重新設計遊戲規則。而 KOL,也不再只是單純的流量角色。他們手握籌碼,走進牌桌,甚至能決定一個項目的生死。 某種程度上,KOL 輪是 VC 離場、散戶失語之後,在「影響力至上」的敘事下,誕生的一種代幣分發方式。過去 7 天,XHunt 統計顯示加密圈內提到「KOL」的推文多達 3860 條,而「VC」有 3078 條,一場圍繞影響力的暗戰,悄然開始。 這篇文章,不講大道理,只講 KOL 輪背後的真實故事——它從何而來,誰在笑,誰在哭,誰在背後數錢,而誰,又在深夜失眠。 一、KOL 輪,是怎麼一步步走進舞台中央的? 時間回到 2022 年底。 加密 VC 的寒冬來了。一級市場估值虛高,退出週期變長、二級市場接不住盤。大機構不敢出手,小項目融不到錢。 而另一邊,散戶卻悄悄回來了。Blast、ZKsync、Friend.tech……每一次流動性爆發,背後都是散戶回歸的信號。 最容易影響這些人的,不是機構研報,而是那些看起來「懂行」、實際上在「帶貨」的 KOL。 項目方也看明白了:VC 不一定能帶我出圈,但 KOL 可以。與其花錢投廣告,不如把低價籌碼塞進 KOL 手裡,讓他們發推,帶節奏。 於是,一個新的玩法誕生了: 項目方給 KOL 開額度,價格有時候比 VC 還低; KOL 在 TGE 前拼命喊單,製造 FOMO; 解鎖那一刻,流量爆炸,KOL 套現離場。 KOL 輪,就這麼來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場「帶任務的私募」。價格低、解鎖快、甚至還有「保底條款」。 項目方算得很清楚:把幣給那些有粉絲、有聲量的人,上線之後,他們自然會帶著人來推高價格。 KOL 也覺得不虧:低價拿幣,帶點流量,上線解鎖一部分就能賣,聽起來是穩賺的買賣。 可現實,真的如此嗎? 二、KOL 輪的真相:有人暴富,有人歸零 2.1 KOL 輪的收益兩端 KOL 輪的盈虧表現因項目和市場環境差異很大。 在牛市裡,KOL 輪常被視作「三贏」:項目拿到資金、KOL 提前低價布局、散戶跟漲還能賺點。但進入熊市,劇本徹底變了。 隨著流動性下降,上線即跌成常態,KOL 因鎖倉不能及時賣出,容易損失慘重。KOL @realChainDoctor 曾坦言,自己去年投了十多個 KOL 輪,無一盈利,有的甚至連幣都沒發出來。而在龐教主 @kiki520_eth 看來,KOL 輪有一定系統性陷阱,可能拿不到幣,或者漲了甚至改規則。 頭部 KOL @jason_chen998 表示,他投得最賺的是 Aster 和 Mira,在行情差無人問津時拿到較低估值,並且項目方靠譜,TGE 時正好趕上牛市。因此,KOL 輪賺錢的關鍵還是熊市埋伏、靠人脈拿項目。但他也坦言,大部分 KOL 輪就是高收益理財,運氣好有點收益,運氣差就花錢打工,還要被項目方催內容、扣幣、不解鎖,最後搞得不歡而散。 我們複盤了近期一些項目的 KOL 輪案例,部分項目確實能夠帶來高額回報,比如: Aster:幣價突破 1.79 美元時,KOL 輪最高浮盈超 70 倍。如果僅算開盤已解鎖的 30%,則是獲利 21 倍,相當於 5 萬 U 進場獲利 105 萬 U。 Holoworld AI:Lookonchain 監測到鏈上地址 0x3723 疑似 KOL 投資者,在 9 月收到了約 1024 萬枚 HOLO,成本價僅為 $0.088。隨後陸續在均價 $0.6 附近完成變現,累計套現超 471 萬 U,單輪收益率高達 444%+,淨賺 400 萬 U 以上。 WalletConnect:代幣在解鎖後,ICO 和 KOL 輪投資者僅獲得約 1.5 倍收益。 然而,此前也有不少 KOL 輪的項目開盤後價格崩盤,或者項目方出事。 典型案例包括 2024 年初的 SatoshiVM,該項目代幣 $SAVM 在首發時借助大量 KOL 預熱,一度衝高超 11 美元,但不久即傳出 KOL 高位套現消息,引發信任危機,項目也慢慢涼了。未進行拋售的 KOL 及散戶估計都難獲利,目前 $SAVM 已跌至約 0.075 美元。 另一個例子是 ZKasino,KOL 參與融資並宣傳後,項目方在用戶完成鎖倉後單方面更改規則、卷走資產。此事件中,曾參與融資並宣傳的 KOL 被粉絲譴責為利益共犯,不僅利益受損,還要承受巨大輿論壓力。 還有幾個月前發幣的 Eclipse,KOL 輪估值高達 6 億美元、A 輪估值 10 億美元,但上線後實際流通市值僅約 3.8 億美金,遠低於傳聞中的 6 億估值。投研 KOL @_FORAB 稱,Eclipse 部分 KOL 輪額度還分發給了媒體和社區,最後連幣安合約都沒上。 對此,知名 KOL @yuyue_chris 曾發推指出,KOL 輪真正的問題不是虧錢,而是項目方和中間人用 KOL 輪打著推廣的名義拉人接盤,讓 KOL 用粉絲去贖自己本金,這種坑熟人的玩法才是最不負責任的。 2.2 收益背後:項目、KOL、散戶的三角博弈 前文提到,KOL 輪反映的是整個一級市場權力結構的變化。 過去,項目方拿錢靠 VC,VC 靠話語權篩項目。現在,項目方發現 KOL 更便宜、更快、更能造勢。 VC 不爽了:投了幾百萬美金,結果項目方讓一幫發推的低價進來,影響力甚至還比自己大…所以一些 VC 選擇「退場」。 散戶更不爽了:在二級市場買的是 KOL 解鎖後拋出的代幣,上線當天看到的是 KOL 喊單,實際卻是出貨。 項目方也未必開心:因為 KOL 的造勢多是短期行為,上線當天的聲量、流動性和高開並不…

VC-1.1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