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狂買黃金超央行,穩定幣之王 Tether 的黃金夢

撰文:Liam,深潮 TechFlow

2025 年,全球央行正掀起一场空前的购金浪潮。

中国、印度、波兰、土耳其等国的央行在过去一年合计购买了逾 1100 吨黄金,创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新纪录。

然而,在这场黄金回归的热潮中,一个“非主权”的买家正在悄然崛起,稳定币之王 USDT 母公司 Tether。

据彭博社报道,Tether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买家之一。其最新储备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公司持有的黄金价值超过 129 亿美元,这一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捷克、丹麦等多个国家央行,跻身全球前 30。

更令人震惊的,是它的购金速度。截至 9 月的过去一年里,Tether 平均每周增持黄金超过 1 吨,这一速度在全球央行体系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哈萨克斯坦与巴西,甚至超过了土耳其和中国央行。

而这还未包括其黄金稳定币(XAU₮)所对应的金条储备,及用数十亿美元利润进行的私人黄金投资。

Tether 买的不是纸黄金,也不是ETF,而是真正的金条。

与全球多数央行将黄金储存在英格兰银行或纽约联储不同,Tether 选择自建金库、自行托管,CEO Paolo Ardoino 在接受采访时透露,Tether 已在瑞士建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金库之一”,但拒绝披露确切位置。

深潮 TechFlow 获悉,Tether 也正在新加坡建设第二座金库,以服务亚洲储备业务及其黄金稳定币 XAU₮ 的扩张。

一个加密公司正在复制央行的硬件基础设施,打造自有金库和全球分布式储备体系。

近期,Tether 又迈出了更加野心勃勃的一步,直接挖人进入黄金市场核心枢纽。

彭博社报道,Tether 已从汇丰银行高薪挖来两位全球顶级贵金属交易员:全球金属交易主管 Vincent Domien 与 EMEA 地区贵金属融资主管 Mathew O’Neill。两人目前正履行离职通知期,预计数月内加盟。

Domien 同时担任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董事,该机构是全球黄金市场事实上的标准制定者,O’Neill 自 2008 年起即任职汇丰,是欧洲贵金属融资领域的核心人物。

仔细研究之下,发现 Tether 不只是单纯买黄金,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从金条到矿山,布局全产业链

如果说自建金库、囤积实物黄金,是 Tether 在“资产端”向央行看齐的第一步,那么它在黄金上的真正野心,远不止当一个被动买家,而是把整个黄金产业链变成自己金融版图的一部分。

这套版图,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底层是黄金矿产和特许权,中层是金条,上层则是代币化的链上黄金。

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块:XAUT,被写进智能合约里的金本位。 Tether Gold(XAU₮)是 Tether 推出的黄金代币,每一枚代币对应一盎司实物黄金,由瑞士金库托管,并符合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合格交割金条”标准。

官方披露的最新数据是:XAU₮ 背后对应约 37 万多盎司的实物黄金,折合 11 吨以上的金属,全部存放在瑞士金库中,在金价大涨的带动下,XAU₮ 的流通市值已突破 21 亿美元。

这意味着 Tether 手里有两层黄金敞口:

一层是写在自身资产负债表上的黄金储备,也可以用来增强美元稳定币 USDT 自身的信用与抗风险能力;

另一层是黄金代币 XAU₮ 背后的储备,这一部分黄金重组为可在链上流转的金融产品。

比如,Tether 推出了开放金融平台 Alloy by Tether ,允许用户将XAUT 作为抵押品,铸造新的合成美元稳定币aUSDT。

但 Tether 不满足于此,它在黄金产业链上想走得更远,于是直接入股上游黄金特许权公司,把矿山未来的黄金产量也纳入到自己的资产体系。

2025 年 6 月,Tether 旗下投资实体 Tether Investments 宣布入股加拿大上市公司 Elemental Altus Royalties,这是一家专注于黄金及贵金属特许权与分成(royalties & streams)的公司,拥有多处正在生产或接近投产的矿山收益权。

公开信息显示,通过一系列协议与增持操作,Tether 最多可拿下 Elemental Altus 约三分之一以上的股份,成为这家黄金特许权公司的“基石股东”,甚至在后续支持其与 EMX Royalty 的合并交易中,追加约 1 亿美元资金,帮助打造一家中型黄金特许权平台。

Tether 不仅买已经出土的金条,还要买以后从地下挖出来的黄金的分成权。

Tether 并不满足于单一标的,它在更广范围内和黄金产业圈对话。根据《金融时报》报道,Tether 正与多家黄金矿业和投资公司接触,希望在采矿、冶炼、交易、特许权收益各个环节部署资本,构建自己的“黄金版产业矩阵”。

据悉,Tether 还与黄金采矿投资工具 Terranova Resources 进行过会谈,尽管未能谈成交易,但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

Tether 想做的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系统性地打通黄金产业链条。

把这几块拼在一起,你会发现 Tether 在黄金上的布局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 + 自下而上”的双向夹击:

自上而下,它从金融产品端出发,先有一个 XAU₮,用代币化方式去承接全球用户对黄金的需求,建立起“黄金流量入口”;

自下而上,它沿着金条储备、矿山特许权、潜在采矿投资,把黄金产业链的资产端、供给端,用投资和股权的方式逐步纳入掌控范围。

黄金信仰来自何方?

从表面看,Tether 押注黄金,很容易被归因为“黄金 FOMO,跟着央行一起买安全资产”。

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梳理其高管过去两年的公开发言和资产调整,你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套有明确世界观的资产哲学:

用比特币和黄金,给一个“无国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铸一个双支柱的安全底座。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在多个场合提到,他不太喜欢“比特币是数字黄金”这套说法,更愿意反过来表达,黄金是“自然界的比特币”(natural Bitcoin):同样稀缺、同样经受了长期检验,只是一个存在于物理世界,一个存在于数字世界。

2025年9月,Ardoino 表示:“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黑暗,Tether 将继续将部分利润投资于比特币、黄金和土地等安全资产”。在他看来,比特币和黄金会“比任何法定货币活得更久”,是穿越周期的终极价值载体。

正如 XAU₮ 宣传片中所言,五千多年来,黄金象征着权力、稳定和真理,以重量而非言语来衡量。

这背后,是 Tether 过去两年在资产端做的一系列动作:

一方面,Tether 每季披露的审计报告显示,其资产储备高度集中在美国国债,单是美债持仓就已经超过 1,200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美债持有者之一;

另一方面,从 2023 年开始,Tether 公告中反复强调,会用每季度盈利的一部分去购入“长期价值仓位”,先是比特币,再是黄金,目的不是为了给 USDT 做 1:1 抵押,而是为了强化公司整体资产负债表的“硬资产”属性,抵御利率、信用和地缘风险。

所以,Tether 押注黄金,至少有几层清晰的动机:

第一层,最直白,把利润变成“不会被任何央行多印出来的东西”。

在高利率周期里,Tether 靠巨额美债赚到了超过百亿美元的年利润,预计 2025 年利润超 150 亿美元。但 Ardoino 很清楚,这种“利差盛宴”是周期性的,而主权债务膨胀却是结构性的。

过去一年里,他多次提到所谓的“贬值交易”,投资者出于对主权债务和其计价货币长期贬值的担忧,逐步把资产从国债、法币挪向黄金这类硬资产。

第二层,抵御美元体系下的极端风险。

USDT 的体量已经大到和小国货币、地区性银行体系“同一量级”,这让 Tether 不得不考虑一种极端场景:如果未来某个时刻,美国监管或银行体系对其施压甚至冻结资产,或者整个美元体系遭遇系统性风险,仅靠美债和银行存款的资产端,将显得过于被动。

黄金既不属于任何主权信用,也可以通过自建金库的方式完全脱离传统托管体系,这就是为什么 Tether 要在苏黎世、新加坡自建金库,而不是像很多央行那样把黄金长年放在英格兰银行或纽约联储。

第三层,RWA 时代,黄金是最容易被接受的链下资产。

Tether 在 2025 年 Q1 公告中明确把 XAU₮ 描述为“市值最大、合规性最强的代币化黄金产品之一”,并强调所有代币由瑞士金库内的金条 100% 实物背书。

这就形成了一个巧妙的闭环:

一方面,Tether 通过购金、入股 Elemental Altus 这类特许权公司,锁定了黄金的现货与长期产量敞口;另一方面,它用 XAU₮ 把这些黄金“切片”后丢到链上,变成可全球交易、可组合的 DeFi 抵押品和结算资产。

从商业角度看,这是把黄金产业链的现金流和估值重新“DeFi 化”。

Tether 的每一步资产配置,像极了一家正在学习如何做央行的公司。

它不只是在追逐收益,而是在构筑一个以代码为边界、以黄金和比特币为锚的新秩序。

如果未来真的走向多极货币体系,那么“美债 + 比特币 + 黄金”,将不只是资产组合,更是这家“无国籍央行”穿越周期的资产负债表。

XAUT1.05%
BTC-1.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