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o:加密貨幣要靠「機構級安全 + 消費級體驗」贏得用戶信任

只有構建「機構級安全 + 消費級體驗」的基礎設施,才能贏得用戶的信任,實現真正的全球普及。

撰文:Lily Z.King

「在加密用戶規模突破 6.5 億、市場快速演化的當下,安全已不只是防御,更是體驗的核心。」

「零點論壇 2025」(The Point Zero Forum 2025)於 5 月 5–7 日在瑞士蘇黎世成功舉辦,由瑞士國際金融國務祕書處 (SIF) 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設立的非營利組織 GFTN 主辦。該論壇匯聚 2000 多位來自全球的央行行長、監管者、行業領袖與技術專家,致力於推動全球金融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包容性、創新性與效率。

Cobo COO Lily Z. King 受邀出席「零點論壇 2025」並作爲演講嘉賓參與圓桌討論,圍繞加密用戶期待的變化及其對加密安全未來的影響,分享了我們的第一線觀察。我們也希望將這些洞察帶給 Cobo 的每一位用戶與讀者。

加密用戶在變化,他們想要的也不一樣了

在過去八年中,Cobo 有幸站在加密行業發展的第一線,見證了用戶需求、技術架構與應用場景的劇烈變化。從用戶到基礎設施,從托管模式到安全策略,整個行業正經歷着一次深層次的重構。

FTX 事件之後,用戶變得更專業、更有警覺性。

在機構端,用戶的出發點是「控制優先」。他們更關注是否具備可驗證的安全架構,例如 SOC 2 和 ISO 27001 審計認證、持續的 KYT/AML 監控、細粒度審批機制,以及冷錢包或鏈下托管的能力。他們的關注點是:是否能達到合規要求、保護資產安全,並在必要時提交審計報告。

而在散戶端,用戶更追求「簡潔優先」。他們希望像使用現代金融 APP 一樣便捷:點一點、確認、搞定,並且在換手機後也能輕鬆找回資產。但他們對安全的理解也已經提升:現在幹淨的界面不再等同於可信平台,大家開始關注儲備證明、資金可用性和資產即時訪問權。

無論哪類用戶,都開始追求:可驗證的安全性 + 實時的資產掌控。

從單鏈到多鏈,技術基礎設施在分化也在融合

從比特幣、以太坊,演進到今天的多層、多鏈共存的世界,其中涉及橋接、Rollup、模塊化區塊鏈。這種碎片化趨勢要求有跨生態統一兼容的底層架構。

爲了應對這種復雜性,前沿平台正在轉向模塊化托管架構:

  • MPC(多方計算)用於分散私鑰控制
  • 熱 / 溫 / 冷錢包分層架構,用於平衡流動性與安全性
  • 智能合約錢包用於配置鏈上治理與操作規則

只有具備機構級安全性、整合式架構和可驗證標準,才能支撐面向大衆的 Web3 用戶體驗。

應用層進化:不僅是交易所,還有更多新場景

8 年前,我們 90% 的客戶是交易所。而今天,這一比例降至 50–60%。新用戶包括 DeFi 協議、NFT 平台、DAO、GameFi 和 SocialFi 項目,以及支付公司、商貿企業、穩定幣發行方等。

每種場景帶來的安全挑戰和合規需求都不同:CeFi 強調合規與資金安全,DeFi 更關注智能合約風險與用戶體驗,而 Web3 企業則面臨多鏈互通與合規邊界模糊的挑戰。

錢包已不只是保險箱,它是 Web3 的主入口

與傳統金融中「銀行帳戶是終點」不同,在 Web3 中,錢包是用戶的核心交互入口,是進入鏈上世界的通行證。

然而,它也成爲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點:

  • 用戶需要自己管理私鑰
  • 接受復雜操作界面
  • 承擔傳統金融早已屏蔽的鏈上風險

這對個人用戶是一道門檻,對初創企業和交易所而言則是資源負擔。因此,我們更需要基礎設施建設者,幫助平台「做擅長的事」,而不用爲安全和合規焦慮。

安全 vs 簡潔:托管與自主的動態平衡

最理想的安全設計,是把復雜隱藏,讓保護「無感存在」,並在用戶需要時提供選擇權。例如:

  • 默認啓用風控機制,如交易限額、提現延遲、白名單功能
  • 引導式教育提示,幫助用戶理解風險卻不過載信息
  • 用戶逐步解鎖更多權限,而非一開始就暴露在風險中

托管的本質,不是交出鑰匙,而是交出信任與選擇權。

安全機制的推廣:靠設計不靠勸說

2FA、提現延遲、交易限額等安全功能,經常被用戶忽視,直到某次攻擊後才被重視。數據顯示,僅三分之一的用戶在所有平台開啓了 2FA。

有效的推動方式不是說服,而是默認設計:

  • 默認開啓安全功能,並嵌入在流程中
  • 必要時提供簡潔解釋,提升用戶理解
  • 用 AI 技術降低用戶的操作負擔,如自動識別惡意合約、實時釣魚預警等

對監管者的建議:關注結果,而非流程

用戶並不關心你的托管模型,而是在意自己的資產是否安全、可訪問、可恢復。而 AI 技術正在重新定義這一切——從一鍵開戶到風險評分、實時欺詐預警,未來加密應用會越來越像銀行 APP 一樣簡單易用。但 AI 也在武裝攻擊者,監管必須與技術同步進化。

因此,我們呼籲監管應以「原則導向」代替「靜態流程導向」,以結果爲核心目標建立監管邏輯以真正保護用戶資產安全。

「監管者應打好基礎,但讓安全、適應性強的系統在其上自由生長。」

加密行業正在從技術探索步入大衆化階段。只有構建「機構級安全 + 消費級體驗」的基礎設施,才能贏得用戶的信任,實現真正的全球普及。

Cobo 正是這場轉型中的積極建設者與推動者。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