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升级遇挫:交易所评估标准引发行业反思

品牌升级与交易所谈判的反思

近期,我们的项目正在进行品牌和主网升级,同时也在进行代币置换。作为一个从2017年起就开始构建的项目,我们对这些标准流程已经相当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规程序和代码审计外,主要考虑的是市场预算、新用户增长、现有用户利益等方面。项目方需要流动性和新的交易渠道,而交易平台则需要用户和交易量,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然而,在与交易平台的商务沟通之后,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研究部门提出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无法上线或需要增加预算的问题点。我想分享其中几个特别引人深思的方面:

首先,他们认为我们的数据热度不足,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链上数据方面。这让我感到疑惑,作为专业的研究部门,他们难道无法区分真实和虚假的数据吗?例如,一个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社交媒体账号,其帖子却只有几千浏览量和寥寥无几的评论,这显然不合常理。同样,链上数据中出现大量复杂的打包交易,这种情况在真实的用户群中是极其罕见的。尤其是在AI数据标注这样专业性强的领域,不太可能同时出现大量标注者对同一套数据进行处理。

其次,他们强调了投资机构背书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一个成立已有6年多的项目,我们一直依靠自身资金发展,从未接受外部投资。在我看来,这种纯社区驱动、没有风险资本控制的模式应该是值得赞赏的。但在研究部门眼中,这反而成了缺乏机构背书、不够正统的标志。

第三个问题涉及代币流通量和估值。我们的代币已经全部解锁,其中近70%锁定在验证节点中。研究部门认为这可能带来巨大的抛售压力。但实际上,作为一个纯社区驱动的项目,谁会有动机大规模抛售呢?况且,我们的市值和完全稀释估值才不到1亿美元,这对于一个拥有实际业务、产品、客户和收入的AI数据层项目来说是相当合理的。相比之下,那些刚上线就估值10亿美元的项目,才更应该引起关注。

这些经历让我深感困惑。我理解研究人员每天需要评估众多项目,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数据标准。但最基本的真伪辨别能力难道不应该具备吗?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似乎流量造假、数据作假、项目换皮、空投给工作室等行为已经成为项目上线的基本操作。这让我不禁回想起2017/2018年的时光,那时的社区虽然资源有限,但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性、推广市场等实质性问题上。当时的合作更多是出于互助和共同发展的精神,而不是现在普遍存在的各种回扣和介绍费。

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周期的团队,我们深知保持初心的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真正有价值的合作和发展方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中,坚持正道、专注于创造实际价值,或许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大饼霸霸vip
· 12小时前
所谓的评估标准 就是要钱呗
回复0
UncommonNPCvip
· 12小时前
数据没热度咋地了?!依托正主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