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钱包发展趋势:无助记词钱包的兴起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数字钱包用户数已达8500万,同比增长6.3%。作为Web3的入口,数字钱包正处于熊市建设期的热点。其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加密货币及其应用的大规模采用时机。## 私钥的重要性拥有数字资产的前提是真正掌握自己的私钥。自托管数字钱包虽然安全,但助记词和私钥比传统的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复杂得多。据报告,约20%的比特币丢失是因为所有者遗忘私钥。各种黑客攻击和安全事件不断引发业界关注。以太坊上有两种基本账户类型:- EOA账户:每个唯一私钥通过12个唯一助记词推导。主流dApp钱包如Metamask等多为EOA钱包,不可编程。- 合约账户:由EOA账户部署在链上的可编程EVM代码,只能被EOA账户调用。每个账户都由唯一私钥确定,但私钥的遗忘、丢失和泄露会造成不可逆的资产损失。目前主流的两种解决方案是无助记词的加密钱包:智能合约钱包(包括多重签名钱包)和多方计算(MPC)钱包。## 智能合约钱包和账户抽象智能合约钱包是使用特定EOA账户管理链上资产的智能合约,支持进一步编程。如多重签名钱包需要M-of-N密钥签名才能批准交易,增强了安全性。近期EIP-4337提案取得重大进展,账户抽象再次成为热点。它解耦签名者和账户关系,结合CA可编程性和EOA主动发起交易能力。用户可自定义内部逻辑,无需从共识层改进。EIP-4337目标是将签名验证、gas支付等功能从以太坊核心协议分离到智能合约中执行。这样任意验证逻辑的智能合约钱包可作为主账户,无需修改共识层协议。验证器、MEV搜索器或应用可从UserOperations池获取交易并转发到区块链支付费用。这降低了核心协议复杂性,提高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EIP-4337仍存在兼容性和验证过程问题,需要时间完善。新机制可能带来合约风险和增加gas费等问题。对账户抽象钱包开发,观望阶段是必要的。随着技术进步,这种钱包形式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MPC钱包MPC技术的应用引起关注。MPC协议旨在确保:- 输入隐私:无法从消息推断各方私人数据信息- 正确性:任何分享信息或偏离指示的子集不应迫使诚实方输出错误结果MPC钱包使用阈值签名方案(TSS)创建私钥份额,通过多方共同创建私钥片段并验证交易来提高安全性。在整个过程中,私钥不会出现。## MPC钱包与智能钱包比较从安全性、易用性、功能性、可扩展性、成本和透明度等方面比较:- 安全性:各有优势,无绝对安全性- 易用性:均无助记词,比传统钱包更人性化- 功能性:智能钱包功能更丰富,MPC适合特定场景- 可扩展性:智能钱包更易扩展新功能- 成本:MPC钱包交易和恢复成本较低- 透明度:智能钱包更透明可审计MPC钱包作为链下方案,成本低短期可行。但链下多方问责制无法回避,竞争力提升不明显。智能钱包创新机会多,但需要生态配合升级。L2加快了采用速度,如Starknet和zkSync 2.0已原生支持。两者并不矛盾,取舍取决于具体需求。MPC提供密钥安全性,智能合约带来可扩展性。期待看到更多融合两种技术的创新产品。## 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团队投身智能钱包开发。如Visa探讨使用Argent在StarNet实现自动支付。市场已有Argent、MetaMask、Gnosis Safe等产品,在用户体验、安全性等方面有突破。还有针对NFT等特定场景的定制钱包。智能钱包开发需考虑用户需求和体验,在隐私保护和授权管理方面提供更高安全性和便捷性。功能设计要贴近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需与生态深度集成,提供完整一体化服务。对个人用户,智能钱包更适合日常使用。对机构用户,MPC钱包可能更合适。未来可能出现融合两种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总之,钱包产品应提供流畅体验,让更多Web2用户进入Web3。EIP-4337是可行的账户抽象方案,建议关注相关项目特别是Layer 2方向。MPC技术可靠,但需探索更多样化的实际应用。整体而言,无助记词钱包有望成为未来Web3钱包的重要发展方向。
Web3无助记词钱包崛起:智能合约与MPC技术引领钱包创新
Web3钱包发展趋势:无助记词钱包的兴起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数字钱包用户数已达8500万,同比增长6.3%。作为Web3的入口,数字钱包正处于熊市建设期的热点。其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加密货币及其应用的大规模采用时机。
私钥的重要性
拥有数字资产的前提是真正掌握自己的私钥。自托管数字钱包虽然安全,但助记词和私钥比传统的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复杂得多。据报告,约20%的比特币丢失是因为所有者遗忘私钥。各种黑客攻击和安全事件不断引发业界关注。
以太坊上有两种基本账户类型:
EOA账户:每个唯一私钥通过12个唯一助记词推导。主流dApp钱包如Metamask等多为EOA钱包,不可编程。
合约账户:由EOA账户部署在链上的可编程EVM代码,只能被EOA账户调用。
每个账户都由唯一私钥确定,但私钥的遗忘、丢失和泄露会造成不可逆的资产损失。目前主流的两种解决方案是无助记词的加密钱包:智能合约钱包(包括多重签名钱包)和多方计算(MPC)钱包。
智能合约钱包和账户抽象
智能合约钱包是使用特定EOA账户管理链上资产的智能合约,支持进一步编程。如多重签名钱包需要M-of-N密钥签名才能批准交易,增强了安全性。
近期EIP-4337提案取得重大进展,账户抽象再次成为热点。它解耦签名者和账户关系,结合CA可编程性和EOA主动发起交易能力。用户可自定义内部逻辑,无需从共识层改进。
EIP-4337目标是将签名验证、gas支付等功能从以太坊核心协议分离到智能合约中执行。这样任意验证逻辑的智能合约钱包可作为主账户,无需修改共识层协议。验证器、MEV搜索器或应用可从UserOperations池获取交易并转发到区块链支付费用。这降低了核心协议复杂性,提高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EIP-4337仍存在兼容性和验证过程问题,需要时间完善。新机制可能带来合约风险和增加gas费等问题。对账户抽象钱包开发,观望阶段是必要的。随着技术进步,这种钱包形式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MPC钱包
MPC技术的应用引起关注。MPC协议旨在确保:
MPC钱包使用阈值签名方案(TSS)创建私钥份额,通过多方共同创建私钥片段并验证交易来提高安全性。在整个过程中,私钥不会出现。
MPC钱包与智能钱包比较
从安全性、易用性、功能性、可扩展性、成本和透明度等方面比较:
MPC钱包作为链下方案,成本低短期可行。但链下多方问责制无法回避,竞争力提升不明显。智能钱包创新机会多,但需要生态配合升级。L2加快了采用速度,如Starknet和zkSync 2.0已原生支持。
两者并不矛盾,取舍取决于具体需求。MPC提供密钥安全性,智能合约带来可扩展性。期待看到更多融合两种技术的创新产品。
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团队投身智能钱包开发。如Visa探讨使用Argent在StarNet实现自动支付。市场已有Argent、MetaMask、Gnosis Safe等产品,在用户体验、安全性等方面有突破。还有针对NFT等特定场景的定制钱包。
智能钱包开发需考虑用户需求和体验,在隐私保护和授权管理方面提供更高安全性和便捷性。功能设计要贴近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需与生态深度集成,提供完整一体化服务。
对个人用户,智能钱包更适合日常使用。对机构用户,MPC钱包可能更合适。未来可能出现融合两种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
总之,钱包产品应提供流畅体验,让更多Web2用户进入Web3。EIP-4337是可行的账户抽象方案,建议关注相关项目特别是Layer 2方向。MPC技术可靠,但需探索更多样化的实际应用。整体而言,无助记词钱包有望成为未来Web3钱包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