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建L1区块链:支付创新与风险控制的新选择

robot
摘要生成中

企业自建 L1 区块链:新趋势兴起的背后

近期,一家知名支付巨头宣布与某加密风投合作,共同开发名为"Tempo"的 L1 区块链。这一专注于支付的高性能区块链旨在服务该公司的庞大客户群。

这一举动并非孤例,而是标志着一个新兴趋势的开始——大型企业开始重新关注并自建 L1 区块链。据悉,目前已有众多公司,包括部分世界 500 强企业,正在考虑推出自己的 L1 区块链。

那么,为什么在企业级区块链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后,成熟企业又重新燃起了对自建区块链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它们首选 L1 区块链?

企业区块链回归的主要原因

1. 稳定币的成熟

如今,大多数财务团队已不再对稳定币感到陌生或恐惧。随着某些稳定币发行公司计划上市以及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稳定币被视为一种安全且具有强大潜力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简化业务流程,并从现金储备或客户存款中获得更多收益。许多大型公司正在建立持有和流转稳定币的基础设施。此外,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稳定币监管,整体环境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2. 关注重点从溯源转向支付

在先前的企业区块链热潮中,大部分应用场景集中在溯源领域,如追踪供应链原材料或慈善资金使用情况。然而,这类场景在技术上完全可以通过传统数据库实现,唯一的问题是信任。

如今,与企业交流时发现,无论所属行业,它们的首要关注点几乎都集中在支付领域。目前,大多数 B2B 和 B2C 支付服务商向商家和企业收取高额手续费,结算需要数天时间,且存在实际的结算风险。一旦涉及跨境或外汇业务,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对于跨国公司(尤其是类似共享经济平台的企业)而言,自建基于区块链的支付解决方案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并为客户、员工及零工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为何选择构建 L1 而非 L2 或智能合约

1. L1 技术已成熟且被决策者熟知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L1 作为技术平台已被充分理解并验证。大多数非加密行业人士能够认知的区块链都是 L1(某些新兴项目可能是例外)。仅某项区块链技术就已支持 200 多条链,覆盖各个领域,承载的资产总值超过 700 亿美元。过去一年中,最大的新晋项目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格局。此外,最成功的企业级区块链本身也是 L1。

相比之下,L2 虽然令人兴奋,但仍处于早期阶段,理解难度较大。成熟企业的决策者往往不愿在新兴平台上冒险。涉足加密领域本身已是重大风险,因此必须选择对利益相关方最易理解的方式。

2. 降低平台风险

大多数公司不愿押注于某些特定的公链,而是希望只依赖自身。构建 L1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大型企业通常会采用多家云服务商以规避单一供应商风险,而在他们看来,某些知名公链的风险远高于这些传统合作伙伴。

3. 控制与连接性的平衡

开放、透明的 L1 为企业在保持平台自主控制的同时,提供了与更广泛的加密企业生态互联互通的能力。L2 与其他链的互操作依赖第三方,且常受限于欺诈/零知识证明窗口及某些公链缓慢的最终性确认,从而导致结算延迟。L1 则不存在这一问题,结算即时且具确定性,使互操作保持一致性。这一特性与构建企业自有"围墙花园"并在其中实施必要的 KYC/AML 及应用逻辑的能力相结合,将极具吸引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自建 L1 区块链的可能性,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一个新的技术革新浪潮的开端。这不仅将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还可能对整个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L110.1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MeltdownSurvivalistvip
· 6小时前
还以为l1死了 没想到又这么卷
回复0
GateUser-9ad11037vip
· 9小时前
炒币三年不如买公链 懂得都懂
回复0
矿难幸存者vip
· 9小时前
又一波当韭菜的机会来了 散户别被大饼忽悠了 18年超联盟链的坑还没填呢
回复0
薛定谔的老鼠仓vip
· 9小时前
再炒一轮L1呗 都懂
回复0
Probably Nothingvip
· 9小时前
感觉又是一波割韭菜hh
回复0
0xSleepDeprivedvip
· 9小时前
又是套皮割韭菜罢了
回复0
NFT Regret Machinevip
· 10小时前
割一波韭菜是这波web3的原因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