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活动: #FST创作大赛# 💥
在 Gate广场 发布 CandyDrop 第71期:CandyDrop x FreeStyle Classic Token (FST) 相关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3,000 FS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8月27日 – 9月2日
📌 参与方式:
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F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内容不少于 80 字
帖子添加话题: #FST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0 FST
二等奖(3名):500 FST/人
三等奖(5名):200 FST/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刷量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活动详情链接: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757
Pump.fun与Let'sBONK的Solana memecoin战争:注意力经济下的权力更迭
"国王已死,国王万岁":加密世界权力更迭的教科书
"国王已死,国王万岁。"这句话曾在1774年5月10日的凡尔赛宫回响。路易十五刚刚去世,而那些曾向他俯首称臣的贵族们迅速转向了新国王。这并非冷血,而是生存本能的体现。
法国人深谙权力的本质:它从不属于任何个人,而是如水般流动,总会找到新的容器。这句话不是在悼念逝去的君主,而是在确认新王的地位。昔日的帝王,今天可能就成了历史的注脚。权力的更替往往来得迅速、无情且不可避免。
权力需要这种冷漠态度。帝国在前人的基础上崛起,新的统治者继承旧的王座,如此循环往复。而现在,Solana链上的memecoin发射平台市场正在上演这场古老仪式的现代版本。
一个月前还占据88%市场份额的霸主Pump.fun,如今仅剩13%的市场。新晋挑战者Let'sBONK已经夺取了86%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仅是加密市场波动性的又一次展现,更是一个帝国崩塌的典型案例:当你忘记注意力才是最终防线时,再大的先发优势也会瞬间化为乌有。
!7388151
Pump.fun帝国的崛起
要理解Pump.fun的衰落,首先需要了解它曾经的强大。这个平台由三位20多岁的年轻人于2024年1月推出,用一句话颠覆了meme币的发行逻辑:"上传一张图片,起个名字,点几下,就能发行一个币,成本不到2美元,无需任何编程。"
它满足了一种基本冲动:将"毫无价值"的东西转化为"稍有价值"的东西。在加密世界里,这不是幻想,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到2025年1月,Pump.fun创造了超过4.58亿美元的收入,每天上线数千个新币,高峰期日收入突破700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它赢得了注意力战场,成为Solana memecoin文化的代名词。在Crypto Twitter上,发币几乎默认使用Pump.fun。它不仅控制了基础设施,还掌握了文化话语权。然而,依靠自身成功建立的帝国往往会产生竞争对手可以利用的弱点。
问题始于其最"创新"的功能之一:直播。原本是为发币者提供在镜头前宣传代币的机会,但事态很快失控。2024年11月开始,为了吸引关注,有人在直播中做出极端行为:模拟自残、威胁自杀、虐待动物,最严重的一次是一名未成年用户在镜头前举着霰弹枪威胁家人,只为拉升币价。
Pump.fun被迫紧急关闭直播功能,但声誉已经受损。当周收入瞬间下跌66%,舆论反弹,竞争对手开始乘虚而入。面对收入下滑和竞争压力,Pump.fun做出了一个看似明智实则致命的决定:通过发行代币(ICO)自救。
这次ICO在技术层面上算是成功的——短短12分钟内从超过1万个钱包筹集了5亿美元,再加上7亿美元的私募资金。
但深入分析会发现一些问题:超过200个钱包达到了100万美元的上限,前340个买家占据了60%的份额。所有销售的代币都是全额解锁的,只设置了48至72小时的转账限制期。
几乎一半的参与者在24小时内才向钱包注资——这种模式可能暗示了有组织的购买策略,也可能只是零售用户对本次发行的强烈兴趣。
代币价格最初上涨75%至0.007美元,但热情很快消退。几周内下跌60%,不断创新低,呈现典型的"死亡螺旋"走势。代币经济学设计也很激进,只有33%分配给公募和私募,剩下67%由项目方控制,且分配时间表不明确。在这33%中,18%专门预留给机构投资者的私募份额。
尽管用户为平台创造了近7.5亿美元的收入,却没有立即得到任何社区奖励;同时,私募投资者向交易所抛售了价值1.6亿美元的代币,造成巨大抛压。
最后一根稻草是联合创始人Alon Cohen公开宣布,长期承诺的空投"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
几个月来,项目一直暗示即将发放的奖励"将比行业内任何人都丰厚",营造了巨大的市场期待。而在社区信任最脆弱的时刻,他们却宣布取消空投。代币价格在24小时内暴跌15%。问题不在于空投本身有多重要,而是违背承诺的代价极其高昂。
!7388153
Bonk的崛起
当Pump.fun接连踩雷时,Let'sBONK正在默默构建对手所缺失的一切:透明度、社区导向和清晰沟通。
目前,Let'sBONK的日收入已达130万美元,而Pump.fun仅为25.4万美元,相差5倍。按年化计算,Let'sBONK一个月的收入高达4.3492亿美元,而Pump.fun为2.6725亿美元。
从五月的几乎为零,到七月稳定突破日收入百万美元,Let'sBONK的营收一路稳步上升。与此同时,Pump.fun的收入则从一月高峰超700万美元一路暴跌,跌回了2024年九月的水平。
自ICO之后,PUMP代币已跌去60%的市值,而BONK则相对稳定,市值维持在21亿美元。Let'sBONK每周将1%的收入用于回购BONK,为这个早于平台诞生、已有基础的生态代币提供支持。
!7388154
注意力经济
Pump.fun曾凭借网络效应占据先机——开发者之所以在那里发币,是因为交易者在那里;交易者之所以在那里,是因为最火的memecoin都在那里首发。这种飞轮效应越转越快,似乎无可阻挡。
但注意力是脆弱的。它不像传统企业的护城河——规模经济、切换成本、监管壁垒——只要信任一旦崩塌,用户心智就会瞬间瓦解。一次直播事故让用户有理由尝试替代平台。Let'sBONK随即成为"干净"的选择,没有历史包袱的平台。
这就像当年Myspace输给了Facebook。Myspace拥有功能和规模,但却输掉了文化叙事。Facebook成为"真实用户"的平台,而Myspace则沦为垃圾信息、混乱界面与边缘化的代名词。意识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后,Pump.fun发起了一场几近绝望的反击战。
首先,他们将代币回购比例从每日收入的25%提升至100%。虽然这意味着每天大约有25.4万美元用于回购,远高于Let'sBONK每天1.3万美元的回购(占比仅1%),但也代表Pump.fun把全部营收都拿去回购,而非用于平台成长。
其次,他们推出了一个为期30天的激励计划,根据交易活动奖励PUMP代币。但初步反馈显示,这一策略并未扭转竞争态势。
问题不是战术层面的,而是战略层面的。无论多少回购或激励计划,都无法挽回失去的信任,也无法重新聚拢已经转移的用户注意力。
Pump.fun的奖励机制仅围绕交易量,而Let'sBONK则构建了一个真正与用户利益绑定的生态奖励体系。
BONK奖励计划允许用户锁仓6至12个月,按比例获得BonkBot、BonkSwap等产品生态的营收分成。锁仓时间越长,乘数越高。产品表现越好,用户回报越多。这不是在"花钱让人交易",而是在"付钱让用户共同建设"。
用户(包括项目方)可以通过交易、购买或发币等方式获得"Bonk积分"。这些积分未来预计可兑换实物或权益,进一步激励活跃参与。游戏化的成长体验让用户感觉自己正参与一个更大的使命。
当Pump.fun还在为ICO摸索、空头兑现跳票时,Let'sBONK已经为核心用户提供了结构化的奖励体系。在加密世界中,资本永远会流向更优的激励机制。
!7388155
更大的格局
在传统行业中,市场领导者往往能稳坐宝座几十年。通用汽车主导汽车制造长达半个世纪,IBM掌控企业计算几乎同样久。而在数字市场中,用户切换成本接近于零,霸主地位可能几个月内就灰飞烟灭。
有调查揭露,Pump.fun联合创始人Dylan Kerler曾在2017年参与过"拉高出货"骗局——恰恰是Pump.fun声称要杜绝的行为。在一个建立在信任和迷因之上的行业,信誉的崩塌就等于生存危机。
Let'sBONK的成功,并非因为他们构建了一个根本上更优的产品,而是因为他们在Pump.fun声誉最脆弱的时刻切入市场。在注意力经济中,时机往往比技术更关键。
网络效应的赢家通吃逻辑开始逆转。一旦用户开始迁移到Let'sBONK,曾让Pump.fun崛起的飞轮也开始反转。开发者跟着交易者走,交易者追逐最热项目,平台下滑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7388156
Pump.fun还有翻盘机会吗?尽管市占率已大幅缩水,但它还没到出局的地步。
他们确实有一些优势:12亿美元的融资为他们争取了时间,也给了他们实验和熬过对手的资本。他们的平台曾经支撑了数十万次项目发布而没有崩溃——在其他新平台容易在高压下失效的环境中,这点尤其重要。即便市占下降,他们每天仍有超25万美元的收入,年化接近1亿美元,加上巨额资金储备,底子仍在。
他们是这个品类的开创者。把发币从编程变成点几下鼠标的操作,为他们赢得了持久的品牌认知。首发优势不是说没就没的。
最近的动作也说明他们没有放弃:Pump.fun 2.0加入了实时数据更新和一键交易;回购比例提升至100%;推出用户激励。这些不是认输的姿态,而是反击。
最可能出现的局面不是全面溃败,而是市场碎片化。加密领域很少诞生永久垄断者。更有可能的,是Let'sBONK成为主要平台,主导发币数量和营收,而Pump.fun则转型为拥有忠实用户的细分平台,凭借界面、功能或生态系统占据一席之地。
但要真正翻盘,Pump.fun不只是要解决技术问题或靠送钱留人,而是必须重建信任、重新占据文化高地。这意味着要做到公开透明、以社区为中心的代币经济结构,甚至可能需要全面更换领导层,以彻底摆脱过去的争议。
法国宫廷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