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黄金获取战略:报告显示官方数据大幅低估了真实数量

高盛最近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官方报告的黄金购买与其实际收购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贵金属分析师莉娜·托马斯的说法,中国积极的黄金积累策略是她预测到2025年底黄金价格将达到每盎司3000美元的关键因素。

上个月,托马斯在对抗怀疑论者时捍卫了这一看涨前景,怀疑者认为在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下,美元的走强是不可避免的,这将阻止黄金保持其上升动能。她提出了四个令人信服的反驳理由:

首先,高盛的经济学家预测,虽然在全球货币宽松周期中,美元可能会走强,但主要驱动投资者对黄金需求的是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他们的基线情景预计,美联储如果降低100个基点,黄金价格将在2025年底前上涨7%。即使美联储再进行一次降息,黄金仍可能达到每盎司约$2,890。

其次,托马斯质疑美元强势自动阻止中央银行增加黄金购买的观点。这些机构通常使用美元储备进行黄金收购,而新兴市场的中央银行在本国货币贬值时往往加速黄金购买,以增强国内货币信心。

第三,历史数据表明,在不确定时期,美元和黄金价格可以同时上涨,进一步强化了黄金作为投资组合对冲工具的角色——包括对关税升级的对冲。

最后,高盛经济学家预计,较广泛的货币宽松政策对中国的零售黄金需求将产生大致中性的影响,因为降低利率的刺激与当地黄金价格上涨相抵消。

秘密黄金收购

或许最具启示性的是银行对伦敦场外交易市场的分析,该分析显示,各国央行在十月份购买了大约64吨黄金,几乎是2022年之前平均每月17吨的四倍。中国成为主要买家,通过这一渠道收购了55吨黄金。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在同一时期正式报告仅购买了5吨。

这一报道的购买量与实际购买量之间惊人的十倍差异表明,中国可能故意低估其黄金收购战略,这可能是为了掩盖其对美元计价资产的多元化。

为什么中央银行正在积累黄金

高盛的分析师指出,新兴市场中央银行主要购买黄金以对冲金融和地缘政治风险。自2022年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储备以来,这种行为显著加剧——这一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国家评估金融安全的方式。

该分析确定了两个关键动机:

金融多元化: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中央银行积极寻求将其储备多元化,超越传统资产。

地缘政治对冲:制裁风险,特别是中央银行资产被冻结,已成为一个关键关注点。在2022年俄罗斯中央银行资产被冻结后,伦敦场外市场的购买量激增了五倍。中国经济学家随后强调了分散外汇储备以减少潜在制裁风险的重要性。

未来黄金积累趋势

高盛认为,即使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资产最终解冻,各国中央银行仍将继续其黄金收购策略。2022年建立的先例永久性地改变了全球中央银行的风险认知。

2024年初进行的一项世界黄金协会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69家中央银行中有81%预计全球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将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且没有一家预计会下降。此外,29%的受访者表示计划增加自己的黄金储备——这是自2018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比例。

黄金价格预测的影响

高盛维持其到2025年底每盎司3000美元的黄金价格目标,同时承认两个主要风险因素:联邦储备可能减息少于预期(下行风险),以及中央银行购买量可能比目前预计的更强(上行风险)。

如果中央银行的购买量每月超过高盛目前的预测10吨,他们到2025年底的黄金价格预测可能会增加$50 或更多,达到每盎司$3,050。相反,如果美联储的终端利率最终比高盛的基线预测3.25-3.5%高出100个基点——这意味着仅仅再一次降息——黄金价格可能会下降约$100 低于他们当前的预测。

数据表明,中央银行黄金购买行为,特别是中国加速收购策略,代表了全球储备管理的结构性转变,这可能会在2025年及以后显著影响贵金属市场。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