На этой странице может содержаться сторонний контент, который предоставляется исключительно в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целях (не в качестве заявлений/гарантий) и не должен рассматриваться как поддержка взглядов компании Gate или как финансовый или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ый совет. Подробности смотрите в разделе «Отказ от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и» .
Strive инвестирует 162 миллиона долларов в увеличение своих позиций в биткойне, превысив Galaxy Digital и войдя в топ-5 мировых по объему владения
2025 年 11 月初,由 Vivek Ramaswamy 创建的比特币财资资产管理公司 Strive 宣布完成 1.62 亿美元 BTC 收购,以均价 103,315 美元购入 1567 枚比特币,使其总持有量达 7525 枚 BTC(约合 7.8 亿美元),超越 Galaxy Digital 的 6894 枚 BTC 持仓。
此次收购资金来自 Strive 优先股 SATA 在纳斯达克的超额认购 IPO,该股票发行价 80 美元/股,并通过“比特币放大开关”机制将募资专用于 BTC 积累。Strive 同时推出 12% 的资本回报率(ROC)股息模型,加入 Tesla、CleanSpark 和特朗普媒体等企业的机构比特币采纳行列,标志着上市公司比特币财资策略的进一步成熟。
Strive 收购细节与财资策略创新
Strive 的 1.62 亿美元比特币收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公司财资架构,其核心是通过永久优先股融资实现“非稀释性比特币积累”。具体而言,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 SATA 优先股募资 1.62 亿美元,全部用于购买比特币,而公司普通股(代码 ASST)则保持独立交易,避免股权稀释。
Strive CEO Matt Cole 将这一机制称为“比特币放大开关”——当比特币价格低于目标阈值时,公司使用优先股收益增持 BTC;当价格过高时,则暂停购买并积累现金。这种设计使 Strive 成为“首家完全通过永久优先股融资比特币积累的财资公司”,创造了传统公司金融与加密货币资产的混合模型。
从交易执行看,1567 枚 BTC 的收购均价 103,315 美元较当时市场价(约 105,000 美元)有 1.6% 折扣,表明 Strive 可能通过场外交易或算法执行降低冲击成本。此次收购后,Strive 在 BitcoinTreasuries. net 的全球企业比特币持有排名中从第 18 位跃升至第 14 位,仅次于 GD Culture Group(8100 枚 BTC),但领先于 Mike Novogratz 的 Galaxy Digital(6894 枚 BTC)。
Strive 收益模型与投资者回报结构
Strive 通过 SATA 优先股推出的 12% 资本回报率(ROC)股息模型,在传统收益产品与加密货币风险敞口间建立了独特平衡。
根据公司公告,SATA 每月派发可变股息,目标年化收益率为 12%,但支付来源被分类为“资本回报”而非传统股息,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税务优势——ROC 分配在美税法中被视为本金返还,仅在成本基础归零后才需缴纳资本利得税。
首席投资官 Ben Werkman 描述 SATA 为“传统固定收益设计与现代比特币资本效率的混合体”,其股息率将根据比特币价格表现动态调整:当 BTC 上涨时,部分利润用于增加股息;当价格下跌时,则维持基础股息率。
首席风险官 Jeff Walton 补充道:“比特币的流动性和透明度使其成为风险意识型收益工具的完美基础资产”。该模型与 Michael Saylor 的策略形成对比——后者纯粹通过债券发行和股权稀释增持比特币,而 Strive 通过优先股结构隔离了普通股股东的稀释风险。
从历史表现看,类似结构在 CleanSpark 的比特币积累中已验证可行性,该公司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 10 亿美元,实现了 28% 的算力增长。
Strive 比特币财资核心数据
本次收购额:1.62 亿美元(1567 枚 BTC)
平均成本:103,315 美元/枚
总持有量:7525 枚 BTC(约 7.8 亿美元)
全球排名:第 14 位(超越 Galaxy Digital)
融资工具:SATA 优先股(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价格:80 美元/股
目标股息率:12% 年化(ROC 模型)
股息调整区间:95-105 美元(股价维稳目标)
比特币财库行业趋势与机构采纳对比
Strive 的比特币增持是 2025 年下半年企业财资配置趋势的缩影,多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类似的加密货币战略。根据 BitcoinTreasuries. net 数据,截至 11 月初,全球公开上市公司比特币持有总量达 98 万枚 BTC(约合 1020 亿美元),较 2024 年底增长 35%。
这一浪潮由多重因素驱动:比特币在 10 万美元上方企稳增强了机构信心;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批准提供了流动性出口;以及通胀对冲需求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复苏。横向对比显示,Strive 的积累速度显著领先——其 7525 枚 BTC 持仓在三个月内从零建立,而同期 Strategy 增持 487 枚 BTC(约 5000 万美元),CleanSpark 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 10 亿美元用于挖矿扩张,特朗普媒体与技术集团则披露了 2.15 亿美元比特币财资配置。
从行业分布看,科技公司(占机构持有量的 45%)、资产管理公司(30%)和金融服务商(25%)构成三大主力,但 Strive 的特殊性在于其作为“纯比特币财资游戏”的定位——公司业务模型完全围绕比特币积累与管理构建,而非将 BTC 作为副业或库存储备。
Strive增持比特币的市场影响与投资启示
Strive 的比特币财资模型为公开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加密货币行情的创新工具,但需仔细评估其风险收益特征。从收益角度看,SATA 优先股的 12% 目标收益率在零利率环境中极具吸引力,且 ROC 结构提供税优优势,但投资者需接受其股息率可变且与比特币价格表现挂钩。
从风险视角,该模型面临三重挑战:比特币价格波动可能影响股息支付能力;优先股在交易所的流动性可能受限;公司业务高度集中於单一资产类别。对于考虑配置的投资者,建议将 SATA 视为高收益债券替代品,而非股权投资,配置比例不超过固定收益仓位的 5-8%。
相比之下,Strive 普通股(ASST)则提供更高杠杆的比特币暴露,但波动性也相应放大。从更广视角,Strive 的成功融资表明机构对比特币的接纳正从“实验性配置”转向“核心财资工具”,这一趋势可能推动更多企业效仿,特别是现金流充裕但增长放缓的传统行业公司。投资者可关注这一主题的扩散效应,寻找可能宣布比特币财资策略的潜在候选企业(如现金丰富的科技公司或保险公司)。
结语
Strive 的 1.62 亿美元比特币收购及其创新财资模型,标志着企业比特币策略从试探性配置向专业化管理的进化。通过优先股融资与非稀释性积累机制,公司为公开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加密货币行情的新路径,同时推动了机构采纳的深度与复杂度。随着更多企业效仿这一模式,比特币作为公司财资资产的角色将进一步制度化,但投资者需清醒认识集中性风险与波动性特征,在追求收益的同时保持资产配置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