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巨鯨吞噬以太坊:830,000 以太購買背後的定價權之戰 ...

BitMine在35天內購買了830,000姨太,震驚了市場,超越了SharpLink,並將以太坊的定價權轉移到了華爾街資本。

SharpLink 代表 OG HODL 精神,而 BitMine 則利用華爾街的金融工程,將以太坊重新定義爲可交易的金融資產,而不是社區持有的貨幣。

隨着國債質押以太和向去中心化金融注入流動性,華爾街日益增長的控制力重塑了以太坊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增長機會和系統性風險。

在2025年7月1日,BitMine 持有零姨太。三十五天後,這家鮮爲人知的公司持有830,000姨太,價值約66億美元。它超越了長期領導者SharpLink,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姨太國庫。

這種突然的權力轉移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它顯示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即誰來設定姨太的價格——從相信“HODL”的加密老玩家到擅長金融工程的華爾街資本。

兩個血統,兩種世界觀:OG堆疊與華爾街收割之間的哲學對決

如果BitMine代表華爾街式的結構性襲擊,那麼SharpLink就是“ETH本地”邏輯的延續。這兩者之間的分歧不僅在於購買的節奏和披露風格,還在於不同的根基和不同的投資信念。

SharpLink作爲“加密OG”代表,在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擁有股東。他們包括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Joseph Lubin創立的Consensys,(背後的MetaMask、Infura及其他核心工具),以及專注於Layer和DeFi的基礎設施基金,如Pantera和Arrington,還有推動以太金融化的公司,如Galaxy Digital和Ondo Finance。

這種資本配置增強了SharpLink的“姨太財庫”故事,並爲其在購買、質押和削減方面提供了槓杆。其頭寸反映了經典OG思維:通過內部轉帳積累,經過長時間的小額但穩定的購買,成本基礎大多數在$1,500–$1,800範圍內,甚至有些低於$1,000。

相較之下,BitMine 以“典型華爾街資本”的方式進入姨太。其 PIPE 融資結構重度依賴金融工程:現金 + 權證 + 姨太 訂閱組合,參與者包括 Galaxy Digital、ARK Invest 和 Founders Fund——主流美國股權投資者。

董事會講述了同樣的故事——許多人來自投資銀行、私募股權和對沖基金。他們了解PIPEs、監管套利和再融資週期。在他們看來,姨太不是“數字貨幣”。它是一種可以定價、交易和貨幣化的金融資產。

金融工程的攻勢:比特礦在35天內重建了姨太定價能力

BitMine的步伐非常精準。在其35天的快速發展中,幾乎每七天就發布一次更新。每一次更新都感覺像是事先編排好的。第1周 ( 7月1日–7月7日 ):關閉了2.5億美元的PIPE,並首次購買約150,000姨太。第2周 ( 7月8日–7月14日 ):額外增加了266,000姨太;總量超過560,000。第3周 ( 7月15日–7月21日 ):又增加了272,000姨太;累計持有量達到830,000+。

這種敘事驅動的節奏攻擊打破了舊的“等待季度報告”的模式。它的構建速度與市場波動相匹配。根據PIPE文件,平均買入價格爲$3,491——避開了局部高點,抓住了轉向新的上升趨勢的時機。這種精準來自於Galaxy Digital提供的完整工具鏈:場外交易結構 + 鏈上結算 + 保管。它讓BitMine在沒有劇烈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吸收規模。

與此同時,BitMine的股票隨着每次披露而波動。從七月初的4美元漲到八月初的41美元——漲超過900%。市值從不足2億美元躍升至超過30億美元。在每次持倉更新後,不僅其股票漲,現貨ETH的交易量也隨之增加。市場開始將“BitMine購買→ETH漲”聯繫在一起,這關閉了敘事循環。

這個“預期 → 結構披露 → 資產購買 → 價格反饋”的飛輪是價值重新評估的教科書案例。BitMine不再僅僅是一個持有者。它正成爲“機構以太結構”的中心。

新市場鯨魚發言人:湯姆·李和華爾街的敘事劇本

湯姆·李,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聯合創始人及研究主管,連接美國股市和加密貨幣。他了解宏觀數據、媒體節奏,以及如何讓“漲”聽起來合理。他出名的不是精準的預測,而是高頻率、強敘事和影響力。人們常說:“湯姆·李可能不對,但他總是早、響亮且令人難忘。”

他的標志性工具是比特幣痛苦指數 (BMI)。它結合了交易量、回報和波動性來評分情緒。這個數值不是預測。它爲他的看漲語氣提供了“數據支持”。當BMI非常低 (<27),他說“這是一個長期買入”。當BMI非常高 (>80),他說“結構性牛市來了”。如果價格下跌,“情緒尚未完全重置”。如果價格漲,“鏈上結構正在修復”。無論是漲還是下跌,都存在牛市的可能性。

在BitMine的崛起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操作手冊:使用結構性指標來定義“基本面”,使用週期邏輯來解釋快速漲,以及使用“機構進入”來覆蓋激進的高成本購買。

生態系統重建:華爾街資本如何重塑以太價值鏈

在華爾街掌控定價權之後,以太坊的價值鏈正在發生變化。數字資產國庫現在持有超過2%的流通以太;兩個月前僅爲0.2%。第一個變化是質押收益的資本化。與被動的比特幣儲備不同,以太國庫是在鏈上部署的。SharpLink Gaming 已經質押了其大部分持有的資產。BTCS Inc. 通過 Rocket Pool 賺取收益。以太機器和其他公司正在構建鏈上資產管理堆棧。

在以4,000美元的ETH價格和30%的質押比率下,這些國庫每年可以賺取約7900萬美元。更重要的是,資金通過流動性質押代幣(進入DeFi,例如stETH)。在Aave v3上,基於這種代幣的池子已經擴大到110萬ETH。這爲公司在質押收益的基礎上提供了槓杆。

這種新的資本結構帶來了更深的流動性和新的風險。上行趨勢已經顯現:財政流入使Aave的姨太借貸深度提升了17%。以太坊主網的日交易量達到了190萬的記錄。由於L2擴展,燃氣費用保持在低位。但如果企業財政持有5%的流通姨太,鏈外衝擊將影響鏈上系統。股票崩盤、債務壓力或監管可能引發強制拋售。一些買家使用股權融資(PIPE)來資助購買。如果他們的mNAV(市值/姨太持有價值)保持在1以下,資本鏈看起來脆弱。

隨着BitMine繼續以150萬姨太(的價格購買),並甚至瞄準流通姨太的5%,華爾街的控制力只會加緊。誰將成爲華爾街上姨太的“長期支柱”?誰將構建下一個主流估值模型?誰能將流動性故事轉變爲穩定的結構性收入?

答案將決定誰主導下一輪定價權。有一點是明確的:定價權正從鏈上共識轉向華爾街交易臺,這一趨勢不會逆轉。贏家不會是最早的OG支持者。他們將是那些講述最好故事的華爾街玩家。

〈華爾街鯨魚吞噬以太坊:830,000姨太在35天內購買的定價權之戰〉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CoinRank》。

ETH12.99%
POWER5.07%
IN0.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