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兄弟在2500萬美元以太坊攻擊中對抗搜索證據

安東和詹姆斯·佩雷爾-布埃諾的審判正在成爲加密貨幣、數字證據和律師-客戶特權交匯處更重要的法律測試之一。這兩位MIT畢業生被指控通過操控以太坊的交易驗證系統,在短短十二秒內實施了2500萬美元的以太坊攻擊。檢察官表示,他們建立了多個驗證者,欺騙量化機器人暴露出盈利交易,然後重新排序這些交易以謀取私利。除了欺詐指控外,他們還面臨洗錢指控,政府指向了空殼公司、外國交易所以及用於隱藏資金的隱私工具。每項電信欺詐罪可處以最長20年的刑罰,因此風險很高。

谷歌搜索證據在以太坊漏洞案件中存在爭議

這個案件不尋常的地方不僅在於以太坊的漏洞本身,還有檢方依賴數字證據的方式。一個核心爭論是兄弟倆的谷歌搜索是否可以在法庭上被採納。像“頂級加密律師”和“電匯欺詐訴訟時效”這樣的查詢可以揭示一個人的意圖。辯方認爲這些搜索屬於律師-客戶特權。這是因爲這些搜索是逮捕後尋求法律建議的一部分。政府顯然不同意。關鍵的法律問題是搜索歷史是否算作特權通信。如果發生在某人諮詢律師的時間段,法院通常會說不。法官往往要求額外的證據,並將特權限制在與律師的直接對話中。

首個與以太坊最大可提取價值(MEV)提升機制相關的刑事案件

這也是首個與以太坊的最大可提取價值(MEV)-boost機制直接相關的刑事起訴。最大可提取價值(MEV)在區塊鏈交易中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灰色地帶。這就是爲什麼MIT兄弟因2500萬美元的以太坊攻擊而面臨審判。在法庭上,谷歌搜索證據引發了關於數字證據和律師-客戶特權的關鍵法律爭鬥。檢察官暗示,當一個方案涉及操控和欺騙時,“代碼即法律”並不是一種辯護。克拉克法官已裁定,電信欺詐法條提供了合理的警告,即使執行方法是新穎的。這一裁決削弱了利用區塊鏈機制自動合法的想法,僅僅因爲它在技術上是可能的。

現代法庭中的數字證據與特權

特權問題遠遠超出了這個案例。法院正在努力理解數字證據如何適應既定原則。我們看到圍繞谷歌的“謹慎溝通”計劃的爭議,員工們聲稱利用特權作爲例行商業溝通的保護傘。國際法院也在掙扎於認證數字證據的標準,並在跨境調查中平衡特權。這裏的結果可能會影響在涉及加密貨幣的起訴中如何處理搜索數據和在線活動。

以太坊漏洞方案揭露的洗錢策略

這個案例突顯了通過擁有薄弱客戶盡職調查規則的外國交易所洗錢仍然是一個主要的漏洞。執法機構已經在推動更強有力的反洗錢措施,尤其是在傳統保護措施不適用的去中心化市場。資產追回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角度。近期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從Bitfinex黑客事件中追回了36億美元。區塊鏈的透明性在長期內可以對付犯罪分子。如果在這個案件中資金被追蹤並被凍結,這將強化這樣一種觀念:即使是復雜的漏洞也可以通過足夠的合作和分析被逆轉。

這對兄弟將在2025年10月接受審判。法官對他們的谷歌搜索的裁決可能會成爲一個重要的先例。如果法院將其作爲證據採納,這將重新定義數字數據在律師-客戶特權聲明中的權重。如果這些搜索被排除在外,可能會引發對更強數字隱私保護的新要求。無論如何,這個案件很可能會影響比加密貨幣起訴更廣泛的內容。它將影響法院在未來幾年如何處理在線搜索、數字證據和律師-客戶特權。

FIGHT-2.06%
IN-12.74%
ETH-0.5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