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法案:2萬億穩定幣救美債?

本期簡析美國用穩定幣消化美債相關內容,供參考。

美東時間 2025年5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時表示,加密貨幣是推動美元在全球使用的重要創新來源,他指出數字資產對美國國債可能有約2萬億美元的需求,這一需求主要源於穩定幣。

根據美國財政部和多個機構的分析,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但其能否消化高達2萬億美元的美債規模而成爲美債銷售救命稻草?需結合政策、市場趨勢及潛在挑戰綜合判斷。

一、當前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規模

當前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規模已達數千億美元。截至2025年3月底,Tether持有近1200億美元短期美國國債,Circle持有逾220億美元國債。

穩定幣總市值約2300億美元(2025年數據),若按當前儲備比例(約60%-80%爲美債),美債需求約1380億-1840億美元,佔美債市場總量(約36萬億美元)的0.38%-0.51%。

此前,據摩根大通預計,截至2024年底,約有114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被用作穩定幣的儲備。隨着穩定幣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相關立法的推進,未來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未來幾年數字資產領域對美國政府債券的需求或將激增,潛在規模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需求來自穩定幣。

二、穩定幣對美元的戰略意義

多數穩定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掛鉤,如USDT、USDC等。穩定幣對美債需求的增加,意味着穩定幣發行商需要持有更多美元資產作爲儲備,這使得美元在國際支付和結算中的使用更加廣泛。這增加了國際市場對美債的需求,提高了美債的市場認可度和吸引力,進一步提升美元資產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比重,強化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地位。

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促使全球資金流入美國金融市場,爲美國的財政赤字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這使得美國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籌集資金,維持其龐大的軍事開支、社會福利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進一步增強美國的經濟和軍事霸權,間接鞏固美元霸權。

穩定幣對美債需求的增加,推動美國金融市場不斷創新和發展,提高其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例如,促進了與美債相關的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吸引更多國際金融機構參與美國金融市場交易,提升美國金融市場在全球的影響力,進而鞏固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三、驅動穩定幣對美債需求增長因素

相關立法推動: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STABLE Act 2025》和《GENIUS Act 2025》要求穩定幣必須以短期美債等高質量資產作爲全額抵押。若法案通過,穩定幣行業將被迫增持美債,可能帶來每年4000億美元的新增需求。

多數穩定幣採用1:1現金及高流動性資產(主要是短期美債)儲備支持。穩定幣發行商通過持有美債等儲備資產獲取利差收益,這種商業模式促使發行商不斷擴大穩定幣發行規模,進而增加對美債的需求。

隨着穩定幣的流通量和全球需求不斷上升,爲了維持穩定幣的價值穩定,發行人需要持有更多的美債作爲儲備資產。渣打銀行預測,到2028年穩定幣總市值可能從當前2300億美元增至2萬億美元,若按現行儲備規則,對應的美債需求將達1.2萬億-1.6萬億美元,接近2萬億目標。

隨着數字資產整體行業的發展,區塊鏈技術不斷創新,穩定幣和其他基於區塊鏈的金融產品與美元及美國國債市場的融合日益加深,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進入數字資產領域,間接刺激了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鏈上代幣化美債市場從2024年的7.69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4億美元,增速顯著。若DeFi生態持續融合,可能進一步擴大美債流動性需求。

四、穩定幣不改變美債信用邏輯

概而言之,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具有顯著增長潛力,但能否消化2萬億美元需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相關法案通過並嚴格執行儲備要求,推動行業合規化;二是穩定幣在跨境支付、DeFi的採用率持續提升;三是需在美債發行增速放緩或需求結構轉型期實現規模擴張。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卻面臨挑戰。**美國國債存量約36萬億美元,即使穩定幣需求達2萬億,佔比仍僅爲5.5%,不足以完全解決美債供需失衡問題。傳統美債買家持續減持,而穩定幣需求增長需彌補這一缺口。目前穩定幣對美債的消化速度(每年新增約1000億美元)仍低於美債淨發行量(2024年爲26.7萬億美元)。

相關法案面臨兩黨分歧,部分議員擔憂投資者保護不足,可能導致立法延遲或條款調整,影響穩定幣合規化進程。擬議中的上述相關立法若因政治分歧等原因延遲或無法通過,穩定幣發行商投資美債就缺乏法律層面的強制要求,可能會影響穩定幣對美債需求的增長預期。

**另外,**不同國家對穩定幣和數字資產的監管政策存在差異,這可能導致穩定幣發行商在全球範圍內的運營受到限制,影響其業務拓展和對美債的需求。例如,一些國家可能對穩定幣持謹慎態度,限制其在本國的使用和發行,從而減少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間接降低對美債的需求。

穩定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的穩定幣項目不斷湧現,市場份額可能會發生分散。一些小型穩定幣發行商可能由於資金實力有限,無法像大型發行商那樣大量投資美債。同時,爲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發行商可能會採取一些創新的資產配置策略,減少對美債的依賴。另外,如果出現其他更具吸引力的低風險、高流動性資產,穩定幣發行商可能會將部分資金從美債轉移到這些替代資產上。一些新興的數字資產或傳統金融資產在特定市場環境下可能表現出更好的投資價值,從而分流穩定幣對美債的需求。

概而言之,短期內穩定幣可能成爲美債市場的重要買家,但長期來看,其作用更可能是短期緩解而非完全解決美債供需矛盾。實際上,穩定幣消化美債是以美債本身的信用爲前提,若政策與市場協同發力,2萬億目標或可部分實現,但不會改變美債本身的信用邏輯,把美債市場寄希望於穩定幣是不切實際的。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