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藏品新趨勢:潮玩、遊戲皮膚與NFT的共識演變

年輕一代的新共識:Labubu、CS飾品與meme幣

"想象一下,就因爲我喜歡某個潮玩,這個月我成了銷售冠軍。"佳妮是某奢侈品牌的銷售,同時也是潮玩玩具的狂熱粉絲。她分享了自己的銷售祕訣:"誇客戶包上掛的潮玩比誇包本身效果好,客戶會覺得你很懂他。"

這是某知名潮玩品牌與泡泡瑪特合作的第六個年頭。早在幾年前,它就在中國市場掀起過一陣熱潮。但真正讓這個潮流玩具爆火出圈,是去年起某知名女團成員將它掛在頂級奢侈品包包上的一系列街拍。

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曬自己的潮玩,這個IP席卷了整個東南亞與歐美的時尚圈,甚至登上了國外時尚媒體的封面:"2025年最流行的包包配飾是它?"

年輕人的新共識:Labubu、CSGO與meme幣

對普通人而言,買不起奢侈品沒關係。200塊不到的潮玩就能得到一個明星同款,參與頂級潮流圈的社交共識。如果運氣好抽中隱藏款,價格可以翻十倍不止。即便是普通款,掛在包上、拍在朋友圈裏,也能獲得情緒價值和社交確認。

"買到不同隱藏款是有訣竅的,搖晃聲音、觸感、重量都有細微差別。"佳妮正是靠着辨別隱藏款的能力,在大家都買不到抽不中時,她卻能搞定送給客戶。

事實上這不是該潮玩的第一次高光時刻。幾年前,它就迎來過出圈。盲盒文化快速席卷Z世代,滿足個性表達,引發關於"稀缺性"的博弈。抽中隱藏款的喜悅,就像中了籤。二級市場上,某些款從百元炒至上千元,開箱視頻成爲現象級內容。

年輕人的新共識:Labubu、CSGO與meme幣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潮玩早就不是玩具了,而是一種可以被定價、被投機、被流轉的金融產品。

巧合的是,在潮玩第一波火熱的時期,另一個具有潮流文化IP的金融產品在更虛擬的空間裏也異常火熱——NFT,這對幣圈的朋友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NFT的高潮在一次拍賣中到來,某知名藝術家的NFT作品以近7000萬美元成交,成爲當時世界上第53昂貴的藝術品。這位藝術家也進入了在世藝術家作品價值排行榜前三。

短短數月,"NFT"這個詞空降到了世界各地。

美國知名歌手發行了自己的NFT;NBA總冠軍球隊老板發行了NFT;超級球星的一個扣籃動作,做成NFT後賣到了25萬美金;頂級足球俱樂部也都有了自己的NFT。

在那一輪NFT狂歡裏,最具代表性的IP,毫無疑問就是某知名頭像NFT項目。

這個項目在2021年春天上線,最初定價只有0.08 ETH(約合200美元),24小時內售罄。隨後它迅速作爲社交頭像在各大平台走紅。

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在節目裏秀出自己的NFT頭像,稱其爲"下一個時代的身分象徵";頂級說唱歌手在頒獎典禮上,以NFT形象同臺演出;全球流行歌手花130萬美元購入稀有NFT;NBA球星、足球巨星紛紛助推;亞洲知名藝人也曬出NFT頭像;傳統金融圈也染上這股風潮:上市公司董事長、知名投資人都是持有者。

年輕人的新共識:Labubu、CSGO與meme幣

一張小圖片,就能彰顯出身分標籤與"社交資產"。

在交易層面,這個NFT項目更是開創了NFT資產化的頂點範式:頂峯時期單只售價高達40萬美金,底價突破100 ETH,全網累計交易額超過15億美元。

NFT和某知名潮玩品牌,做的其實是同一件事:通過一個看似玩具的媒介,調動一個圈層的參與欲、表達欲和認同感。

他們"金融產品化"的過程,也驚人相似:都有顯著的頭像/形象辨識度;都強調稀缺性:稀有款、限量款;都綁定明星效應,引發爆款現象;都形成了從"原價入手"到"二級炒作"的市場結構。

某知名潮玩是實體化的NFT,NFT是更虛擬的潮玩。

不過從2022年開始,潮玩和NFT的命運逐漸分岔。

在某知名NFT項目登上高點的第二年,加密市場整體步入下行週期,NFT的神話開始逐漸冷卻。該項目作爲NFT曾經的領漲者,也成了領跌者——底價從150 ETH跌至20 ETH以下,如今僅剩13 ETH,相當於巔峯時期價值的十分之一。持有者陸續"頭像下車",曾經熙熙攘攘的社群逐漸沉寂。曾經是加密圈"入場名片"的頭像,也開始被調侃爲"鏈上天花板套牢標志",全都至少浮虧30萬美元。

而某知名潮玩的火卻越燒越旺,穩坐潮玩榜首。

"這個潮玩的受衆,和買奢侈品包的人重合度出奇地高。"佳妮說:"有些客人原本只是隨便逛逛,但只要我看到他包上的潮玩,話匣子和距離感一下就打開了,我們能聊很久,最後讓客人開心地買包。"

佳妮透露,事實上也有女生是爲了給自己心愛的潮玩找一個更匹配的"包載體",第一次走進奢侈品店,買下人生第一只名牌包。憑藉這一IP,某知名潮玩品牌在成立的第15年,竟然開始實現反向影響奢飾品的銷售邏輯。

年輕人的新共識:Labubu、CSGO與meme幣

甚至在資本市場上,也出現了一個看起來有些魔幻的時刻:該潮玩品牌股價一騎絕塵漲,這幾年的K線幾乎和2017年一年20倍的比特幣長得一樣,市值甚至一度超過了某奢侈品巨頭母公司。

回頭看,10年前剛剛創造出這個潮玩角色的藝術家,大概也很難想象到這個有些"邪門"又毛茸茸的精靈,如今已順理成章成爲該品牌最賺錢的IP,全面超越元老級IP,成爲當之無愧的C位。

原價599元的聯名款,如今在二級市場上可炒到14,000元,漲幅超20倍;與某知名球鞋品牌聯名的潮玩鞋款,在海外市場成交價達2000-3000美元,不輸限量版球鞋;特定限量系列因設計激進+區域限投,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我們見證了同一代人,用兩個平行宇宙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擁有"。

而除了"鏈上頭像"和"線下玩偶",在更大的虛擬空間裏,還有一個更隱祕、更持久、且更交易活躍的"共識資產市場"——遊戲皮膚。

雖然某知名射擊遊戲已經重制並更名,但在此之前,它已經存續了10年有餘,因此在討論到這款遊戲的皮膚飾品時,大家總還是會習慣性地使用原來的名字。

半個月前,該遊戲飾品市場經歷了一次"崩盤"。根據某數據平台的飾品板塊指數數據,經歷了半年左右的長牛後,該遊戲飾品市場在一周內從歷史最高點下跌了30%,差不多等同於走出了一個幣圈的"312"大暴跌。

根據某媒體的報道,到今年的4月末,該遊戲飾品市場的總市值超過了45億美元。根據某數據追蹤工具,2025年的前4個月,在遊戲內有超過1.13億個飾品箱子被打開。如果我們根據每把飾品箱鑰匙2.49美元來計算,僅在2025年的前4個月,玩家們就因爲開飾品而爲遊戲開發商貢獻了接近3億美元的收入。

年輕人的新共識:Labubu、CSGO與meme幣

和某知名潮玩品牌一樣,該遊戲飾品市場也走了十年才走進大衆視野。

"在這款遊戲最開始推出時,是沒有引入遊戲內飾品與飾品市場機制的,可以說是皮膚救了這個遊戲。"Cookie同時是NFT和該遊戲的老玩家:"雖然這麼說有些結果論,因爲現在確實有許多不玩這款遊戲的人,是因爲飾品的暴漲而知道了這款遊戲,所以這個從網吧時代開始流行的遊戲,至今沒有倒下依然流行。"

2013年8月,該遊戲首次引入了飾品機制,相關平台也支持了遊戲飾品的交易。在後來NFT爆火的那段時間,這個遊戲飾品市場也因爲與NFT的類似而受到了關注和追捧。但回看當時的飾品機制設計,不得不感嘆遊戲開發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稀有度設計的祖師爺。

該遊戲的飾品既有稀有度等級區分,又有磨損度和圖案模板的隨機性,導致某些飾品即使在獲取的概率上不是最高的稀有度等級,但因爲磨損度和圖案模板卻能夠賣出整個市場最頂級的價格。

"磨損度,並不是指玩家的皮膚會隨着遊戲中的使用而被磨損,而是飾品皮膚的完整性或光澤度。"Cookie解釋道。

圖案模板,簡單理解可以是一把槍有時並不能顯示一幅完整的"畫"。因爲皮膚的可覆蓋範圍只有那麼大,取"畫"的哪一部分顯示在武器上,就會有天壤之別的效果。

類比到NFT中,一個很相似的例子就是某知名藝術家於2021年發布的生成藝術項目,生成出了神似一只鵝的圖像,曾以1800 ETH(約56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給某機構,是當時市場上最昂貴的生成藝術作品之一。

年輕人的新共識:Labubu、CSGO與meme幣

不僅如此,該遊戲的貼紙系統和電競賽事也賦予了飾品額外的敘事價值。2014年,貼紙飾品機制在遊戲內上線。這個機制看上去很簡單,就是可以給武器皮膚上貼一些印花,從無人在意到後來成爲了遊戲中又一個重要的飾品支柱品類。戰隊解散、選手退役,都會讓相關貼紙水漲船高。

該遊戲飾品市場的第一波發展和比特幣有些相似,都是在"灰色的地方"生根發芽。比特幣在暗網,而遊戲飾品則是在虛擬賭博網站。

2016年以前,大量飾品被用作賭博籌碼,在某些平台下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