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案件價值認定難題及朝陽法院新思路

虛擬貨幣案件中的價值認定難題

近年來,涉及虛擬貨幣的刑事案件數量激增。除了常見的洗錢、詐騙、傳銷等專業性強的案件外,個人之間的虛擬貨幣相關犯罪也日益增多。這些案例爲處理涉幣類刑事案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本文將探討一起由投資糾紛引發的個人虛擬貨幣詐騙案。該案的判決爲涉虛擬貨幣刑事案件中的價值認定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案情概要

2018年6月至7月,鄭某以幫助王某投資區塊鏈項目爲由,騙取王某32枚比特幣和1000多枚以太幣。鄭某將所得比特幣轉售獲利164萬餘元。案發後,鄭某主動歸案。

法院審理後認定,鄭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構成詐騙罪。最終判處鄭某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

法院對虛擬貨幣定價的態度

在涉及虛擬貨幣的詐騙案中,確定涉案金額一直是關鍵問題。實務中存在多種做法,如以購入價格、銷贓價格、市場價格或第三方評估價格等作爲依據。

然而,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在本案中明確表示:"虛擬貨幣價值問題受到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監管政策影響,不宜在個案中直接認定。"這一觀點爲處理類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參考。法院最終以被告人鄭某的銷贓所得164萬餘元作爲涉案金額。

涉案的加密貨幣價值多少,司法機關能定價嗎?

虛擬貨幣政策與司法實踐

2021年9月,國家十部委聯合發布的監管政策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其中包括爲虛擬貨幣交易提供定價服務。這一政策引發了司法實踐中的爭議。

一些觀點認爲,司法機關對涉案虛擬貨幣進行價格認定屬於司法活動,不受該政策限制。另一些觀點則認爲,該政策未對司法活動做出豁免,司法機關的定價行爲同樣違反監管要求。

北京市朝陽區法院的做法爲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思路:原則上不主動認定涉案虛擬貨幣的價值。在存在銷贓金額的情況下,優先以此確定涉案金額。如無銷贓金額,則可考慮以購入價格、處置變現金額或司法鑑定金額等作爲替代方案。

涉案的加密貨幣價值多少,司法機關能定價嗎?

結語

虛擬貨幣給法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一困境源於監管者對虛擬貨幣認知的局限性,試圖通過簡單的監管文件全面控制虛擬貨幣,不僅效果有限,還給執法和司法活動造成了困擾。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現有政策進行修訂。如何修改以及具體方案,還需要進一步的討論和研究。

BTC-0.42%
ETH-1.3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难道我又错过空投vip
· 1小時前
2018年三十多个btc才164w? 给爷哭吐了
回復0
做题家の困惑vip
· 08-05 01:40
币圈一日人间一年
回復0
闪电结算姐vip
· 08-03 21:57
这社会怎么这么多诈骗犯
回復0
毛绒绒提款机vip
· 08-03 21:54
年报都不会编 还敢玩币带人?
回復0
Token Therapistvip
· 08-03 21:46
这波蹲得值!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