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奖转不停!Gate 广场第 1️⃣ 3️⃣ 期秋季成长值抽奖大狂欢开启!
总奖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周边、大额合约体验券等你来抽!
立即抽奖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攒成长值,解锁更多抽奖机会?
1️⃣ 进入【广场】,点头像旁标识进入【社区中心】
2️⃣ 完成发帖、评论、点赞、社群发言等日常任务,成长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气再差也不亏,手气爆棚就能抱走大奖,赶紧试试手气!
详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Andrew Kang 炮轰华尔街分析师:Tom Lee 的 ETH 看涨理由「弱智至极」
知名加密投资者 Andrew Kang 近日发表长文,直指华尔街分析师 Tom Lee 的以太坊看涨论点「缺乏基本金融常识」。Kang 逐条驳斥了 Lee 的五大论点,引发加密社区热议,部分网友甚至翻出 Kang 今年 4 月曾预测 ETH 将跌破 1000 美元的言论,质疑其判断力。本文深入分析这场高手对决背后的市场逻辑。
####五大争议:Kang 如何拆解 Tom Lee 的以太坊牛市论点
Andrew Kang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Tom Lee 关于以太坊的分析是他「近期见过最愚蠢的知名分析师观点」。他针对 Lee 的五大看涨理由进行了系统性批判:
#####1. 稳定币与实物资产代币化(RWA)带动需求?数据说不
Kang 指出,Lee 的第一个论点认为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的增长将推动 ETH 交易量和手续费收入,但这完全忽视了实际数据:「自 2020 年以来,代币化资产总值与稳定币交易额已成长 100 到 1000 倍,但 ETH 每日手续费水准与 2020 年基本持平。」
Kang 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 以太坊网路升级提高了交易效率
· 稳定币及代币化资产活动正向其他竞争公链转移
· 低流动性资产代币化后交易频率低,产生的手续费微不足道
「你可以将价值万亿美元的资产代币化,但如果这些资产流通不活跃,那么也许仅能为以太坊增加十万美元的价值。」Kang 直言,在传统金融交易区块链化的赛道上,Solana、Arbitrum 和 Tempo 已经抢占先机。
#####2. 「数位石油」叙事实为利空
对于 Lee 将 ETH 比作「数位石油」的观点,Kang 认为这反而是一个利空信号:
「石油是一种大宗商品,经通膨调整后的实际油价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同一区间内波动,偶尔出现价格飙升,但最终也会回落。我同意 ETH 可被视为大宗商品的观点,但这并不算利好。」
#####3. 机构质押 ETH 的假设缺乏现实基础
Kang 质疑 Lee 关于金融机构将大量购买并质押 ETH 的预测:「大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否已将 ETH 纳入资产负债表?没有。他们中有人宣布计划了吗?也没有。」
他以生动的类比反驳:「银行是否会因为持续支付能源费用而储备大量汽油?不会,因为这并不重要,他们只是在需要时支付费用。银行会购买他们使用的资产托管方的股票吗?不会。」
#####4. ETH 价值等同所有金融基础设施公司总和?「纯属妄想」
(来源:X)
对于 Lee 认为 ETH 价值应等同于所有金融基础设施公司总和的观点,Kang 直接以「纯属妄想」回应,认为这是「对价值累积机制的根本误解」。
#####5. 技术分析被滥用来支持偏见
(来源:Bloomberg)
Kang 表示自己是技术分析的支持者,但认为 Lee 「似乎是利用技术分析画随机线来支持其偏见」:「最客观的结论是以太坊正处于多年的震荡区间,这与原油价格走势颇为相似。目前以太坊不仅处于区间震荡,近期更触及区间顶部后并未突破阻力。从技术面看,以太坊走势实则偏空。」
####社区反应:Kang 的批评是否站得住脚?
Kang 的长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对其观点提出质疑。有人翻出 Kang 今年 4 月曾预测 ETH 将跌破 1000 美元的言论,质疑其判断力。
更有网友指出,Kang 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尤其是在 Layer 2 解决方案和 EIP-4844 等技术升级为以太坊带来的潜在价值方面。
####以太坊估值的核心争议:认知差距还是基本面不足?
Kang 在文章结尾提出了一个关键观点:「以太坊的估值主要源自于市场的金融认知不足。客观地说,这种认知缺口确实能创造可观的市值,看看 XRP 便知。但由认知缺失支撑的估值终有上限。」
他认为,目前宏观流动性的宽松环境暂时维持着 ETH 的币价水平,但除非发生结构性改变,否则以太坊「很可能将陷入持续低迷的困境」。
这场辩论的核心在于:以太坊的价值究竟应该如何评估?是基于其作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潜力,还是仅仅作为一种交易媒介的实用性?随着机构投资者持续进入加密市场,这一问题的答案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