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333 枚 TRUST 奖励!
📅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关详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3 TRUST)
🥇 一等奖(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奖(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奖(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灌水;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机构掌控 12.5% 的比特币? Bitwise:这场「财富大转移」只是开始
作者:Bitwise
译:金色财经 xiaozou
「若存疑虑,请拉长时间轴观察。」
这是我们最新一期 Bitwise 季度市场报告中的关键图表精髓。
该数据清晰揭示了当前的普遍趋势,甚至能解释本轮比特币周期的特殊性(数据由 River 提供)。
1. 解读「财富大转移」本质
核心关键点在于:比特币正从早期散户投资者流向机构投资者(基金/交易所交易产品)、企业甚至政府实体。
与历史上其他传统资产类别不同,比特币的普及路径始于密码庞克和早期参与者等散户投资者,随后才迎来家族办公室、基金经理人、 ETF 等机构投资者的首次布局。
即便至今,散户占比仍约 66%,意味着绝大多数比特币仍由非机构投资者掌控(参见上图矩阵分布)!相较而言,美国 13F 文件最新数据显示,传统资产类别中机构投资人的配置比例显著较高。
观察主流传统金融 ETF 的机构持股占比:
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人最新调查:目前加密资产(含比特币及其他代币)的平均配置比例仅 0.4% 。(补充:IBIT 的机构持股占比目前仅 26%…)
由此可见,正如行业常言「我们仍处早期阶段」,机构采纳尚在萌芽期。
但不可否认,一场从散户到机构的大规模财富转移正在发生。从早期持币散户到机构投资者的财富迁移将带来多重影响,其深远程度可能超乎想像:
2. 比特币普及:趋势与周期规律
(1)趋势
首先先明确:这种转移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长期趋势。
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比特币处于非流动状态,正被长期持有。仅约 14.5% 的比特币供应量存放在 Coinbase 或币安等交易所具备相对流动性,其余资产存放在链下钱包保持非流动状态。
若缺乏经济激励,比特币财富不会自动发生转移。
许多早期持有者设定心理价位(如 100 万美元/BTC)或经济目标(如「购房资金」)作为出售比特币的触发条件,这远高于目前约 11.5 万美元的市价。要吸引这些非行动代币进入市场(即交易所),比特币价格需大幅上涨。
在此过程中,随着 ETF 以信托形式为数百万个人投资者持有资产,比特币普及面将会扩大。上市公司财报亦显示其正被数十万不同投资者持有。截至本文撰写时,机构投资者(ETP 与上市公司)已控制约 12.5% 的比特币供应量-且仍在快速攀升中。
(2)周期规律
多数分析师可能认同:早期比特币牛熊周期主要由每 21 万个区块(约 4 年)发生的减半事件主导,该机制使比特币产出量减半。
但减半事件的影响力正随每起事件递减──无论是绝对影响或相对于流通供应量的比例。随着机构采纳率提升和需求结构变化,减半效应已明显减弱。
2025 年数据显示:机构需求规模已达减半所致供应缺口的约 7 倍!
在此过程中,传统宏观周期的影响力相对增强-比特币已成为真正的「宏观资产」。
我们的量化分析也显示:过去 6 个月比特币价格波动的 80% 以上由全球成长预期、货币政策等宏观因素驱动,代币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不足 5% 。
然而,宏观因素的主导地位也意味着未来比特币的牛熊周期将与宏观/商业周期同步波动,由「减半」驱动的四年周期很可能「失效」。
这最终表明:比特币的累积与分配将取决于主导性的宏观环境(扩张/繁荣 vs 收缩/衰退),从而以风险偏好/风险厌恶模式引发价格的短期涨跌波动。
3 、结语
「财富大转移」的根本含义是:比特币价格需要达到更高——远高于当前——的水平,才能激励进一步普及并完成从早期散户向机构投资者的转移。
机构投资者的持续涌入意味着比特币已成为真正的「宏观资产」,预示着未来的牛熊周期将越来越由宏观/商业周期(而非减半事件)主导。
(以上内容获合作伙伴 PANews 授权节录及转载,原文连结 | 出处: 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