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币在Web3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指南过去半年来,稳定币相关新闻频频登上头条。从银行高管到支付公司产品经理,再到政府决策者,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推广稳定币的优势。稳定币的核心优势包括:* 即时结算,显著降低运营资金需求* 极低交易成本,特别是相比SWIFT系统* 全球可访问,全天候运作,只需网络连接* 可编程性,通过扩展代码逻辑驱动货币流通这些优势解释了稳定币在各类报道中备受推崇的原因。然而,虽然"为什么需要稳定币"的论点易于理解,但"如何应用稳定币"却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目前很少有内容具体阐述如何将稳定币融入现有商业模式。基于此,本文将为非加密企业探索稳定币应用提供入门指引。内容分为四个章节,分别针对不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稳定币如何创造价值,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以及改造后的产品架构示意图。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稳定币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希望本文能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有益参考。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非加密企业如何运用稳定币。## 面向消费者的金融科技银行对于面向消费者的数字银行,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在于优化三个方面:用户规模、单用户收益(ARPU)和用户留存率。目前稳定币可直接助力前两项指标 - 通过整合合作伙伴的基础设施,数字银行可推出基于稳定币的汇款服务,既能吸引新用户,又能为现有客户创造额外收入。在数字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当今金融科技的目标市场往往跨国界。一些数字银行将跨国金融服务作为核心定位,另一些则将其作为提升ARPU的功能模块。对于专注服务侨民和特定族群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汇款服务更是刚需。这些不同类型的数字银行都将从稳定币汇款中受益。相比传统汇款服务,稳定币能实现更快速(瞬时到账vs 2-5天以上)且更低成本(低至0.3%vs 3%以上)的结算。这解释了为何在某些汇款通道中,稳定币支付渗透率已达10-20%,且增长势头持续。除创造新收入外,稳定币还能优化成本与用户体验,尤其是作为内部结算工具。许多从业者都深知周末结算的痛点:银行歇业导致结算延迟两天。追求实时服务的数字银行不得不通过提供营运资金信贷来填补空档,这既产生资金机会成本,也可能迫使企业额外融资。而稳定币的即时结算与全球通达特性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不少面向消费者的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布局稳定币就不足为奇了。那么,若你就职于消费银行或金融科技企业,该如何运用稳定币呢?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 实时全天候结算- 采用主流稳定币实现即时结算(含节假日)- 集成钱包服务商/协调器组合,打通银行系统与区块链的美元/稳定币流- 在特定区域对接法币通道服务商,实现稳定币与法币的B2B/B2B2C兑换### 填补法币结算空窗- 周末期间以稳定币作为法币临时替代品,待银行系统重启后完成对账- 可联合供应商构建客户账户与企业间的内部稳定币结算环路### 对手方资金瞬时到位- 通过上述方案或流动性合作伙伴,绕过传统流程,向交易所/合作伙伴快速调拨资金### 跨国实体自动调仓- 当法币渠道关闭时,通过链上稳定币转移实现业务单元/子公司间资金调配- 总部可借此建立自动化、可扩展的全球化资金管理体系除这些基础功能外,还可构想基于"全天候、即时、可组合金融"理念的新一代银行。汇款与结算只是起点,后续还将衍生可编程支付、跨境资产管理、股票代币化等场景。这类企业将凭借极致用户体验、丰富产品矩阵与更低成本结构赢得市场。## 商业银行与企业服务(B2B)目前,许多新兴市场的企业主在本土银行开设美元账户时面临重重障碍。通常只有交易量庞大或有特殊关系的企业才能获得资格,而且还需银行具备充足美元流动性。使用本币账户则迫使企业家同时承担银行风险与政府信用风险,不得不时刻关注汇率波动以维持运营资本。向海外供应商付款时,还需支付高额本币兑换费用。稳定币能显著缓解这些摩擦,而具有前瞻性的商业银行将在其应用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银行托管的合规数字美元平台,企业可实现:* 无需建立多重银行关系即可持有多种货币余额* 跨境发票秒级结算(绕过传统代理行网络)* 稳定币存款生息商业银行借此可将基础支票账户升级为全球化多币种资金管理方案,提供传统账户无法比拟的速度、透明度与财务韧性。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 全球美元/多币种账户服务- 银行通过合作方为企业托管稳定币- 降低创业与运营成本(如减少牌照需求、免除FBO账户)### 优质美债支撑的高收益产品- 银行可提供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约4%)的收益,且信用风险显著低于本地银行- 需对接生息稳定币供应商或代币化国债合作伙伴### 实时全天候结算- 详见前文消费金融板块方案### 潜在全球应用场景- 进口商秒级支付美元货款,海外出口商即时放行货物- 企业财务官跨多国实时调拨资金,摆脱代理行系统延迟- 高通胀国家企业主用美元锚定企业资产负债表## 发薪服务商对于薪资平台而言,稳定币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那些需要向新兴市场员工支付薪酬的雇主。跨境支付或在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国家支付会给薪资平台带来显著成本。这些成本或被平台自行消化,或转嫁给雇主,抑或从承包商报酬中扣除。对薪资服务商而言,最易实现的机遇就是开通稳定币支付渠道。从美国金融系统向承包商数字钱包的跨境稳定币转账几乎零成本且瞬时到账。虽然承包商可能仍需自行完成法币兑换,但他们能即时收到全球最强势法币锚定的付款。多项证据表明新兴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正在激增:* 用户平均愿意支付约4.7%的溢价获取美元稳定币* 在某些国家,这一溢价可高达30%* 稳定币在拉美等地区的承包商和自由职业者群体中日益流行* 专注自由职业者的应用稳定币使用量和用户增速呈指数级增长* 过去12个月有超2.5亿个数字钱包活跃使用稳定币,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稳定币支付除了速度和终端用户成本节约外,稳定币对使用薪资服务的企业客户也有诸多好处。首先,稳定币明显更透明且可定制。其次,稳定币的可编程性和内置账本(区块链)显著提升了自动化能力和会计能力。薪资平台应该如何开通稳定币支付功能呢?### 实时24/7结算- 前文已涵盖相关内容### 闭环支付- 与基于稳定币的卡片发行平台合作,允许终端用户直接消费稳定币- 与钱包提供商合作,提供稳定币储蓄和收益机会### 会计与税务对账- 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账本特性,通过API数据接口将交易记录自动同步至会计和税务系统### 可编程支付与嵌入式金融- 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批量支付和基于特定条件的可编程支付- 连接DeFi基础协议,以可负担且全球可访问的方式提供基于工资的融资服务具体实现方式:支持稳定币的薪资处理平台与法币入口合作,将银行账户与稳定币连接。在支付日前,资金从客户企业账户转入链上稳定币账户。支付完全自动化,批量广播给全球所有承包商。承包商即时收到美元稳定币,可通过支持稳定币的Visa卡消费,或在链上账户中通过代币化国债进行储蓄。借助这一新架构,系统整体成本显著下降,承包商覆盖范围大幅扩展,系统自动化程度极大提升。## 发卡机构传统卡片发行需逐国申请直接牌照或与当地银行合作,这种繁琐流程严重阻碍企业跨区域扩张。此外,发卡机构需向卡组织缴纳抵押金以防范违约风险,这对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构成沉重负担,形成显著的行业准入门槛。稳定币彻底改变了发卡业务的可能性:1. 培育了一类新的发卡平台,企业可以利用他们与Visa的主要会员资格,通过稳定币提供全球发行服务。2. 由于稳定币具有24/7的结算能力,新型发卡合作伙伴可在周末进行结算,极大降低了风险和抵押要求。3. 稳定币的链上可验证性和可组合性创造了更高效的抵押管理系统,降低了发卡机构的营运资金需求。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与Visa及卡片发行商合作推出美元计价的全球发卡计划:1. 灵活的卡片网络结算选项2. 直接使用稳定币结算(实现周末和隔夜结算) - 卡片网络每天生成包含稳定币地址的结算报告 - 也可选择将稳定币兑换回法币后再与卡片网络结算 - 降低抵押品要求(得益于24/7结算能力)## 总结稳定币已成为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的实用技术。现在的问题不是"是否"采用,而是"何时"以及"如何"采用。从银行到金融科技公司再到支付处理商,制定稳定币战略已成为必然。那些真正整合并部署稳定币解决方案的企业,将在成本节约、收入提升和市场扩张方面远超竞争对手。现有整合合作伙伴和即将明确的立法支持将显著降低执行风险。现在正是构建稳定币解决方案的最佳时机。
四大业务场景详解:稳定币如何助力金融科技企业腾飞
稳定币在Web3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指南
过去半年来,稳定币相关新闻频频登上头条。从银行高管到支付公司产品经理,再到政府决策者,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推广稳定币的优势。
稳定币的核心优势包括:
这些优势解释了稳定币在各类报道中备受推崇的原因。然而,虽然"为什么需要稳定币"的论点易于理解,但"如何应用稳定币"却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目前很少有内容具体阐述如何将稳定币融入现有商业模式。
基于此,本文将为非加密企业探索稳定币应用提供入门指引。内容分为四个章节,分别针对不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稳定币如何创造价值,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以及改造后的产品架构示意图。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稳定币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希望本文能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有益参考。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非加密企业如何运用稳定币。
面向消费者的金融科技银行
对于面向消费者的数字银行,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在于优化三个方面:用户规模、单用户收益(ARPU)和用户留存率。目前稳定币可直接助力前两项指标 - 通过整合合作伙伴的基础设施,数字银行可推出基于稳定币的汇款服务,既能吸引新用户,又能为现有客户创造额外收入。
在数字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当今金融科技的目标市场往往跨国界。一些数字银行将跨国金融服务作为核心定位,另一些则将其作为提升ARPU的功能模块。对于专注服务侨民和特定族群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汇款服务更是刚需。这些不同类型的数字银行都将从稳定币汇款中受益。
相比传统汇款服务,稳定币能实现更快速(瞬时到账vs 2-5天以上)且更低成本(低至0.3%vs 3%以上)的结算。这解释了为何在某些汇款通道中,稳定币支付渗透率已达10-20%,且增长势头持续。
除创造新收入外,稳定币还能优化成本与用户体验,尤其是作为内部结算工具。许多从业者都深知周末结算的痛点:银行歇业导致结算延迟两天。追求实时服务的数字银行不得不通过提供营运资金信贷来填补空档,这既产生资金机会成本,也可能迫使企业额外融资。而稳定币的即时结算与全球通达特性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因此,不少面向消费者的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布局稳定币就不足为奇了。那么,若你就职于消费银行或金融科技企业,该如何运用稳定币呢?
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
实时全天候结算
填补法币结算空窗
对手方资金瞬时到位
跨国实体自动调仓
除这些基础功能外,还可构想基于"全天候、即时、可组合金融"理念的新一代银行。汇款与结算只是起点,后续还将衍生可编程支付、跨境资产管理、股票代币化等场景。这类企业将凭借极致用户体验、丰富产品矩阵与更低成本结构赢得市场。
商业银行与企业服务(B2B)
目前,许多新兴市场的企业主在本土银行开设美元账户时面临重重障碍。通常只有交易量庞大或有特殊关系的企业才能获得资格,而且还需银行具备充足美元流动性。使用本币账户则迫使企业家同时承担银行风险与政府信用风险,不得不时刻关注汇率波动以维持运营资本。向海外供应商付款时,还需支付高额本币兑换费用。
稳定币能显著缓解这些摩擦,而具有前瞻性的商业银行将在其应用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银行托管的合规数字美元平台,企业可实现:
商业银行借此可将基础支票账户升级为全球化多币种资金管理方案,提供传统账户无法比拟的速度、透明度与财务韧性。
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
全球美元/多币种账户服务
优质美债支撑的高收益产品
实时全天候结算
潜在全球应用场景
发薪服务商
对于薪资平台而言,稳定币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那些需要向新兴市场员工支付薪酬的雇主。跨境支付或在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国家支付会给薪资平台带来显著成本。这些成本或被平台自行消化,或转嫁给雇主,抑或从承包商报酬中扣除。对薪资服务商而言,最易实现的机遇就是开通稳定币支付渠道。
从美国金融系统向承包商数字钱包的跨境稳定币转账几乎零成本且瞬时到账。虽然承包商可能仍需自行完成法币兑换,但他们能即时收到全球最强势法币锚定的付款。多项证据表明新兴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正在激增:
除了速度和终端用户成本节约外,稳定币对使用薪资服务的企业客户也有诸多好处。首先,稳定币明显更透明且可定制。其次,稳定币的可编程性和内置账本(区块链)显著提升了自动化能力和会计能力。
薪资平台应该如何开通稳定币支付功能呢?
实时24/7结算
闭环支付
会计与税务对账
可编程支付与嵌入式金融
具体实现方式:
支持稳定币的薪资处理平台与法币入口合作,将银行账户与稳定币连接。在支付日前,资金从客户企业账户转入链上稳定币账户。支付完全自动化,批量广播给全球所有承包商。承包商即时收到美元稳定币,可通过支持稳定币的Visa卡消费,或在链上账户中通过代币化国债进行储蓄。借助这一新架构,系统整体成本显著下降,承包商覆盖范围大幅扩展,系统自动化程度极大提升。
发卡机构
传统卡片发行需逐国申请直接牌照或与当地银行合作,这种繁琐流程严重阻碍企业跨区域扩张。此外,发卡机构需向卡组织缴纳抵押金以防范违约风险,这对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构成沉重负担,形成显著的行业准入门槛。
稳定币彻底改变了发卡业务的可能性:
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
与Visa及卡片发行商合作推出美元计价的全球发卡计划:
总结
稳定币已成为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的实用技术。现在的问题不是"是否"采用,而是"何时"以及"如何"采用。从银行到金融科技公司再到支付处理商,制定稳定币战略已成为必然。
那些真正整合并部署稳定币解决方案的企业,将在成本节约、收入提升和市场扩张方面远超竞争对手。现有整合合作伙伴和即将明确的立法支持将显著降低执行风险。现在正是构建稳定币解决方案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