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丽大法案》通过 加密市场或迎新机遇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国《美丽大法案》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拉锯战

在一场充满争议和紧张的表决后,美国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最终通过了长达869页的《美丽大法案》。这项法案的通过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引发了两党之间的激烈争执,甚至导致了一些政界和商界大佬之间的公开分歧。

根据安排,该法案将于北京时间5日凌晨5点由特朗普签署,标志着这项备受关注的"财政实验"即将正式启动。

法案通过之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

《美丽大法案》从提出到最终通过,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过程。5月中旬,共和党议员利用"预算调和程序"启动立法进程,试图绕过参议院60票的传统门槛。

5月22日,众议院首次以215比214的微弱优势通过该法案。投票前夕,议长约翰逊为争取更多支持,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尽管如此,民主党仍全员反对,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进入参议院后,攻防战愈发激烈。6月29日,书记员用了近16小时通宵宣读940页的法案文本,成为华盛顿政坛罕见的一幕。7月1日,在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一票后,法案以51票通过参议院终稿。

7月3日,众议院再次表决参院版本,以218票对214票的相同差距最终通过。期间,反对派领袖为拖延程序,单人演讲长达8小时46分钟,创下众议院最长记录。

整个过程中,特朗普高度介入,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议员施压,公开批评反对者"正在犯下大错"。

一览《美丽大法案》惊险立法路:一场马拉松式的权力角逐

法案影响:利益格局的重塑

《美丽大法案》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减税和大幅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两个方面。然而,多项民调显示,美国公众对这项法案普遍持保留态度。

法案的通过明显划分出了"赢家"和"输家"阵营:

受益方:富人、企业与传统能源

高收入群体和大型企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法案不仅永久化了2017年实施的个人与公司减税政策,还进一步扩大了对资本利得、遗产税、企业研发支出和股东红利的减税优惠。

据披露,该法案为最富有的1%的美国人提供975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为最富有的0.2%的美国人提供了2110亿美元的遗产税豁免,大型企业更是获得了9180亿美元的减税优惠。

此外,传统化石能源行业获得了大量补贴,而电动车、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激励措施却被大幅削减。

受损方:低收入人群、年轻一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收入家庭和社会边缘群体所面临的直接冲击。法案削减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其中医疗补助与食品补助计划受到严重影响。新的参保门槛、工作要求与拨款机制变更,预计将在10年内导致超过1200万人失去医保资格。

根据测算,未来十年内,美国债务将因法案激增3.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政府将不得不举债更多以填补财政缺口,预计额外利息支出高达6000亿至7000亿美元。这笔沉重的利息负担最终将转嫁给子孙后代,挤压年轻一代在教育、住房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和福利。

一览《美丽大法案》惊险立法路:一场马拉松式的权力角逐

加密市场的潜在机遇

尽管《美丽大法案》并未直接涉及加密货币,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通过对加密市场仍是利好消息。

有分析指出,美国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和国债规模的不断攀升,对比特币而言是重大利好。同时,这项备受争议的法案能够顺利通过,也彰显了政府在国会中的强大控制力,有利于未来加密政策的推进。

部分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美丽大法案》的通过,叠加第四季度传统的市场活跃季节和可能的降息环境,比特币及相关加密股票有望刷新历史新高。虽然山寨币市场也将部分受益,但中等市值的币种表现预计会相对逊色于比特币。

也有观点认为,法案虽未直接利好加密行业,但其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内部去全球化的财政扩张,全球资本流动的剧烈重构,间接对于加密货币来说会有促进流动性的帮助,尤其是侨汇税会直接推动稳定币市值的上涨。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预测,如果法案通过后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补充可能导致美元流动性收紧,比特币可能回落至9万至9.5万美元;若补充顺利平稳,比特币将在10万美元区间震荡,短期难突破11.2万美元历史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丽大法案"落地之际,加密立法也进入加速期。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已宣布,7月14日当周为"加密货币周",将审议三项重要数字货币相关法案。

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加密市场的未来走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一览《美丽大法案》惊险立法路:一场马拉松式的权力角逐

BTC0.9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分享
评论
0/400
数据酒保vip
· 07-28 10:25
又闻减税大新闻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