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美股2026展望 看着行情发呆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加密ETF陆续获批通过了,传统企业开始把稳定币用进财务报表了,监管态度也从严防死守变成了试探性握手。我们盼了好几年的利好,该来的都来了。
可你打开钱包一看——持仓还是那个颜色。
比特币好不容易涨一波,转头又吐回去大半。至于山寨?别提了,大部分还躺在水下装死。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机构来了,但不是来抬轿子的**
很多人有个执念:只要华尔街的钱进来,币价就会坐火箭。现实打脸了。机构确实入场了,但人家是来抄底捡便宜的,不是来给散户解套的。他们有的是耐心和子弹,慢慢吃货,根本不急着拉盘。
**比特币是硬通货,其他大多数是空气**
比特币至少还能讲"数字黄金"的故事,有共识基础。但整个加密行业的活跃用户撑死也就四五千万人,市值却动不动几万亿美金?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劲。不是高估,是集体自我催眠。
**公链的收入模型更像赌场,不是科技公司**
有人喜欢用科技股的估值逻辑去套公链项目。但你看看链上收入来源:永续合约、清算爆仓、Meme炒作、MEV套利机器人……80%都是投机行为产生的。
说白了,这是拉斯维加斯的商业模式,不是云计算SaaS那套。你不能指望给赌场估值的时候用电商平台的倍数。
**山寨币没有稳定的商业闭环**
牛市来了,交易量暴增,链上手续费收入冲天。熊市一到,直接腰斩归零。这种过山车式的营收结构,连街角便利店都比它稳。
大部分项目根本没想清楚怎么赚钱,只想着怎么把币价炒上去。
**AI把聚光灯抢走了**
几年前,全球风险资本的赌桌还摆在加密领域。现在风向变了,AI才是C位,Crypto成了B角。
钱往哪里流?答案很明显——流向能看得见回报的地方。
**基础设施过剩,用户需求错配**
行业砸了上千亿美金搞L1、L2、各种Rollup方案,技术指标卷到天花板。但普通用户真正想要的很简单:更便宜、更快、更好用。
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TPS有多高,零知识证明有多牛。
**未来的大机会不在链本身**
我猜未来十年真正赚到钱的,不会是今天这些L1或L2项目。
真正的赢家会是那些把区块链技术真正塞进企业业务流程里的人——不是讲故事的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
加密行业没死,但"画饼时代"结束了。
过去靠情绪和叙事就能涨,未来得靠实打实的价值支撑。
现在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你还在赌故事,还是已经开始看基本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