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Odin.fun曝資產異常 比特幣生態新希望引爭議
比特幣生態的新希望?Odin.fun項目引發熱議
近期,一個名爲Odin.fun的項目在加密貨幣圈子裏引起了不小的關注。這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平台,類似於其他公鏈上的Pump.fun等項目。雖然目前僅在小範圍內流行,但已爲沉寂已久的比特幣生態帶來了一些熱度。
然而,3月7日傳出消息稱,Odin.fun平台上74個比特幣莫名消失,疑似遭到黑客攻擊。項目方很快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這是由於硬存款同步代碼中的一個錯誤導致部分用戶餘額顯示超過實際存款額,實際上用戶資金並未受到影響。
縱觀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歷程,資產發行方式的創新一直是一個重要方向。Odin.fun正是在這一方向上的又一次嘗試,它爲Runes協議的資產發行和交易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作爲一個代幣發射平台,Odin.fun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用戶體驗設計。該平台聲稱可以實現Runes資產的秒級發行和一鍵交易。官方表示,這得益於其採用的二層方案Valhalla,能夠在2秒內完成交易的最終確認。
除了速度快,Odin.fun還提供了帳戶抽象(無社交登入)、免Gas費交易、無需重復籤名確認等便捷功能。這些優化都源於其隱藏了底層鏈的復雜性。用戶只需使用比特幣錢包創建帳戶,並將比特幣充值到平台即可開始使用。
然而,便利性的背後也存在潛在風險。此次74枚比特幣"消失"事件就暴露出平台在技術實現上可能存在漏洞或不成熟之處。根據項目方的解釋,用戶存入的資金會被存入一個12/34的閾值籤名設置中,然後轉移到ODIN•FUN智能合約。所有用戶的BTC都與平台中的BTC保持1:1掛鉤。
這種模式實際上仍然是中心化托管的邏輯,用戶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資產。雖然項目方聲稱通過多重籤名來保障安全,但這並不能完全消除風險。
有分析認爲,Odin.fun平台上用戶持有的BTC實際上是存在於ICP公鏈上的ckBTC。這種方案的安全性來源於ICP公鏈,理論上比一般通過跨鏈橋生成的wrapped BTC更安全。但具體實現細節仍需進一步驗證。
在代幣交易規則方面,Odin.fun採用了代幣綁定曲線(bonding curve)的模式。新創建的代幣初期會沿着一條綁定曲線進行交易,80%的代幣供應量以0.211 BTC的價格售出。代幣起始價格爲0.11 sats(約合3000美元市值),在達到4.76 sats(約10萬美元市值)時完成初始發行階段。
之後,剩餘20%的代幣供應量和0.2BTC會被存入AMM池中支持後續交易。交易規則也會從綁定曲線轉變爲常見的AMM曲線(k = X * Y)。平台還支持用戶提供流動性並參與收益分成。
盡管Odin.fun在比特幣生態中引起了一些關注,但其能否成爲推動比特幣生態復興的關鍵力量仍存疑問。與此前引爆Solana和Base生態的Pump.fun和Viturals相比,Odin.fun目前的影響力和市值規模都相對有限。
事實上,類似的Meme代幣發射平台在比特幣生態中並非首次出現。此前已有多個基於比特幣二層網路或側鏈的類似項目,如Fractal上的Satspump.fun、閃電網絡上的Lnpump.fun和Stacks上的Stx.city等。然而,這些項目都未能取得如Pump.fun般的成功。
Odin.fun能夠獲得一定關注,主要得益於其結合了Runes這一與比特幣主網關聯較緊密的新資產發行方式,以及當前市場缺乏熱點的大環境。但它本質上仍是對既有敘事的疊加,缺乏足夠的創新性和炒作熱度。
對於比特幣生態而言,Odin.fun這樣的項目可能無法單獨扛起復興的大旗。它既不像銘文那樣具有顛覆性創新,也難以激發大規模的市場參與熱情。不過,對於願意承擔高風險的投資者來說,這類項目仍可能提供一定的投機機會。選擇潛力項目時,可以重點關注社區活躍度和資金入場情況。但需要謹記,參與此類項目本質上與投機Meme代幣類似,都屬於高風險投資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