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央行高官解讀全球穩定幣風險 呼籲制定嚴格監管標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一場金融峯會上就全球性穩定幣對金融市場、貨幣體系及社會體系的影響進行了深入解讀。
穆長春指出,全球性穩定幣在法律確定性、治理、反洗錢、反恐融資、支付系統安全、市場穩健、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對公共政策和監管構成了多重風險。他強調,如果穩定幣擴展到全球範圍,這些挑戰和風險將被進一步放大,甚至可能產生新的問題。
具體而言,穆長春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全球性穩定幣的潛在風險:
首先,全球性穩定幣的應用可能削弱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由於發行者通常是大型科技公司,網路效應可能導致市場集中度過高,同時穩定幣的封閉生態系統可能抬高市場準入門檻。
其次,全球性穩定幣生態系統存在信用、期限和流動性錯配及操作風險,可能加劇國內貨幣金融部門的脆弱性,並加速危機的跨境傳導。穆長春指出,穩定幣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運營者的信譽,一旦出現風險事件,維持幣值穩定將面臨挑戰。此外,抵押資產儲備不透明、相關權利義務界定不清等治理問題也可能引發擠兌風險。
最後,如果全球性穩定幣廣泛用於支付,系統中斷可能導致市場金融波動並影響實體經濟活動。作爲價值儲存手段,幣值下滑將引起持有人財富收縮。金融機構持有的穩定幣也可能遭受損失,而缺乏存款保險和最後貸款人機制將加劇這一風險。此外,大規模穩定幣儲備資產的急售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衝擊國家貨幣主權。
鑑於上述風險,穆長春認爲在法律、監管、風險控制等問題得到解決之前,不應貿然推出全球性穩定幣。他建議對潛在的監管漏洞進行全面評估,以最高標準對穩定幣進行監管,並制定新的監管標準。私人部門開發的穩定幣應當遵守國際及各國法律法規,滿足監管、治理結構及風險管理的最高標準要求,明確界定參與者權利義務,並充分披露相關信息。
針對全球穩定幣風險的具體應對策略,穆長春建議可將其整體框架歸類爲支付系統,而發行、托管和交易環節則可分別歸類爲存款吸收類機構、ETF和貨幣市場基金,穩定幣本身則可視爲電子貨幣。他指出,可以借鑑現有的國際監管標準,如CPMI-IOSCO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FATF關於虛擬資產的標準、BIS對銀行的加密資產敞口審慎標準等,來構建針對系統重要性全球穩定幣的監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