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 和 CKB-VM:區塊鏈世界中的一種創新共生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顯著推動了智能合約的發展和實施。在這兩個關鍵元素之間,有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虛擬機。

虛擬機的概念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但直到1990年代才獲得普及。在那個時代,操作系統和瀏覽器的多樣性對開發者構成了挑戰。Java虛擬機使得一個程序可以一次編寫並在多個平台上執行,口號是“寫一次,到處運行”。

在區塊鏈領域,比特幣由於其基本的價值轉移功能,缺乏虛擬機。而以太坊則引入了鏈上代碼的執行,催生了智能合約平台。在這種背景下,虛擬機作爲這些合約的執行環境,確保所有節點的結果相同。

區塊鏈中的理想虛擬機

經過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適用於區塊鏈的最佳虛擬機應具備以下特徵:

  • 執行中的決定論
  • 可靠的安全性
  • 信息透明度
  • 靈活性支持多種編程語言

Nervos CKB團隊選擇使用真實CPU指令集來構建其虛擬機,而不是像許多其他區塊鏈項目那樣使用WASM。這一決定基於能夠直接與CPU"通信"的能力,避免了中間翻譯層。

RISC-V:CKB-VM 的選擇

RISC-V,一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的開源CPU指令集,是CKB-VM的選擇。它的透明性、簡單性和模塊化特性與CKB-VM的設計要求完美契合。

RISC-V 基金會成立於 2015 年,擁有超過 235 名成員,包括科技巨頭和知名學術機構。其開放且簡單的設計在行業和學術界獲得了廣泛支持。

RISC-V相對於其他指令集的優勢

與 x86 和 ARM 相比,RISC-V 提供:

  • 簡單性:它的文檔顯著更簡潔且易於理解。
  • 開源: 允許兼容處理器的自由開發,促進創新。

CKB-VM: 一種革命性的方式

RISC-V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代表了一次大膽而創新的嘗試。CKB-VM旨在縮短硬件和軟件行業之間的距離,提供一個更豐富的開發生態系統。

Nervos CKB的設計哲學集中在構建一個靈活、安全和可擴展的Layer1基礎設施。CKB-VM使CKB成爲一個通用平台,能夠原生支持任何Layer2、ZKP計算、電路執行,甚至Layer1的自主演化。

這個願景在區塊鏈基礎設施的背景下重新定義了 "低級可編程性",爲分布式技術的未來建立了新的標準。

CKB-2.19%
BTC0.91%
ETH0.8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