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 的 Token 分配結構清楚,兼顧團隊激勵與生態發展。團隊分配 40%,投資者 30%,社群 30%。此模式強調持續社群建設,同時充分保障核心開發團隊資源。
與產業標準比較,BANK 的分配方式如下:
| 實體 | BANK Token | 產業平均 |
|---|---|---|
| 團隊 | 40% | 17.5% |
| 投資者 | 30% | 不定 |
| 社群 | 30% | 不定 |
團隊 40% 的分配遠高於 Lauren Stephanian 與 Cooper Turley 研究的創始團隊與員工產業均值 17.5%。此高比重展現對開發團隊長期參與的強力激勵。
社群 30% 分配彰顯 BANK 對生態成長的承諾,參考 PARTI Token 以犧牲短期收益換取穩健社群建設的策略。社群份額主要用於空投、流動性挖礦、以及生態激勵等措施。
投資者 30% 的分配,賦予資本方顯著專案持有權,確保投資人與專案利益高度綁定。自 2025 年上線以來,BANK 價格一年內漲幅達 416.87%,一定程度證明此 Token 分配策略的有效性,儘管分配比例高於產業慣例。
BANK 採用 2% 交易銷毀通縮機制,每筆轉帳自動銷毀 2% Token,永久減少流通總量。此策略持續收縮總供給,提高 Token 稀缺性並強化長期持有價值。銷毀機制透過 BEP-20 區塊鏈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隨著交易量提升,通縮效應愈加明顯,詳列如下:
| 交易量 | 銷毀數量(2%) | 月度供給影響 |
|---|---|---|
| $1,000,000 | $20,000 | 減少 0.05% |
| $5,000,000 | $100,000 | 減少 0.25% |
| $10,000,000 | $200,000 | 減少 0.50% |
目前 BANK 24 小時交易量已超過 $180,000,通縮機制持續從 21 億最大供給中銷毀 Token。流通量約 4252.5 萬枚(占最大供給 20.25%),系統性收縮供給,為價格穩定奠定基礎。
此通縮設計有助於抵抗市場波動,特別在高交易活躍期,銷毀速率亦會提升。Lorenzo Protocol 已採用此機制,目的是在其機構級資產管理平台內實現 Token 經濟的永續性。
治理權是 Lorenzo Protocol BANK Token 的核心特性之一,讓持有者能直接參與專案未來。Token 持有者依持倉比例取得投票權,建構去中心化決策架構,超越傳統金融治理。只要有協議變更或升級提案,BANK 持有者就能行使治理權投票。
治理機制支持社群參與關鍵決策,包括國庫資金分配、協議參數調整、新功能上線等,有效促成利益相關方與協議目標一致。目前 BANK Token 流通量為 425250000 枚(占總量 2100000000 的 20.25%),治理權正逐步下放至 58253 位社群持有者。
| 治理要素 | 優勢 |
|---|---|
| 投票權 | 依持倉 Token 數量分配 |
| 決策類型 | 協議調整、國庫管理、功能上線 |
| 社群影響 | 推動協議依用戶需求優化演進 |
| 市場效應 | 強化持有者與專案長期價值綁定 |
此民主治理模式推升 BANK 顯著成長,Token 一年內漲幅達 416.87%,彰顯市場對 Lorenzo Protocol 治理體系的高度肯定。
bank coin 是一種數位貨幣,兼具加密貨幣及支付工具特性,支援電子化資金轉帳,致力提升數位經濟的金融交易效率。
BankCoin 是金融科技生態中的數位資產,支援交易、儲蓄及取得各類金融服務,是 BankCoin 系統的核心組成,協助多元金融場景。
可於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及去中心化平台購買 BANK coin。請務必透過官方管道查證最新購買資訊。
Elon Musk 並未擁有自有加密貨幣。他曾公開支持 Bitcoin 和 Dogecoin,但目前對加密貨幣宣傳趨於保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