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和以太坊生態對比思考

中級1/21/2025, 10:53:35 AM
深入瞭解以太坊和 Solana 兩個主要區塊鏈平臺的最新發展和競爭格局,文中分析兩者的活躍用戶數據、交易量、費用和項目收入,並對比各自的優勢和挑戰,並且引用了富達數字貨幣的報告,提供專業機構對這兩個平臺的評估和預測,探討在高日活情況下,兩個平臺的潛在發展方向和市場定位,並提出未來區塊鏈生態系統可能的「分工合作」態勢。

網絡數據對比

活躍用戶數據來看,以太坊生態數據,主網的日活基本維持在40萬-50萬。

來源:Etherscan

Layer2來看,Base佔據絕大部分,約150萬日活。Immutable約30萬,Arbitrum約26萬,OP約9萬。所有數據與主網相加,不到300萬日活。

來源:TokenTerminal

Solana的數據,2024年開始大幅增長,典型的找到了保齡球道,呈現S形增長。現在日活維持在500萬左右。

來源:TokenTerminal

從日活數據來看,Solana的數據已經超過了以太坊生態,即500萬對300萬。

這一點還與上一輪BSC數據繁榮不同,BSC數據繁榮依然是使用的以太坊的EVM架構,本質上是受到以太坊架構的影響,對以太坊地位無法造成巨大影響。但Solana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架構,類似黑猩猩公司,希望確立屬於自己的標準,如果大量的用戶進入Solana生態,則會帶動項目方遷移至Solana生態。

近期看待包括PENGU在Solana上發幣,DePin項目和AI Agent都更傾向於在Solana發行資產,而資產的發行又會帶動DEX交易量上漲,這一點可以參考主流DEX數據對比:

來源:DeFillama

關於該數據幾個統計平臺略有差異,但不影響分析,以defillama為例,可以看到交易量上以太坊生態和Solana生態基本處於相等的水平。

而費用方面則Solana更佔優,主要是meme交易用戶對高手續費更不敏感。

項目收入數據

以下是近期24小時收入數據的項目排行,可以看到除了穩定幣 Tether 和 Circle,其餘的均以 Solana 生態為主,這個數據可以看做一個昂貴的信號,代表用戶對產品的付費意願。可以看到 Solana 生態的項目明顯更受歡迎。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公鏈本身的收入反而並不是最高的,例如 Solana 、Ethereum 和 Tron 都低於鏈上的主流應用,這一點是關於胖協議還是胖應用的爭論,但目前來看,似乎應用對價值的捕獲更強。

原因可能在於當前每條鏈的應用基本都由少數應用壟斷,如果生態發展到更龐大,這種現象應該會減弱。

來源:DeFillama

富達的報告

富達數字貨幣2025年展望報告【FDA-2025-Look-Ahead-Report-V6.pdf】中也對以太坊和 Solana 做了對比。

文章指出:Rollup-Centric 路線圖旨在擴展以太坊,同時保持 Layer 1 區塊鏈的易用性。儘管Deneb-Cancun升級後Layer 1的費用顯著降低,但團隊依然認為,儘管短期內Blob市場的收入可能無法彌補升級帶來的收入下降,從長遠來看,這種變化將帶來積極的網絡效應。

Layer 2與以太坊之間的關係是互利共生的,Layer 2通過提供低成本的交易執行和進一步拓展ETH,從以太坊中獲益。

下圖展示了Blob數量與Blob費用的變化趨勢。

Blob費用被視為以太坊網絡效應的長期積極推動力,尤其能夠幫助Layer 2吸引更多用戶與ETH進行交互。這並不意味著以太坊完全放棄了未來的現金流。開發人員表示,最可能的最終目標是,隨著網絡效應的顯著增長,現金流將自然形成。

來源:富達報告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指出,低費用是推動Layer 2用戶增長的關鍵因素。預計到2025年,將有更多專注於特定用例的Layer 2解決方案問世。儘管Solana在短期內似乎更具優勢,但從長期來看,以太坊的基礎實力可能更為穩固。

以太坊代幣在Deneb-Cancun升級後預計將保持穩定,2024年的年通脹率估計為0.22%。以太坊的擴展計劃旨在逐步增加blob的數量,更多的blob結合Layer 2用戶需求,可能促使以太坊的總費用超過每年的ETH發行量。

下圖展示了L1的費用和交易量。數據顯示,儘管更多交易在L2上進行,但L1的交易量相較升級前並未減少,即使L1交易費用已經顯著下降。這表明,即便以太坊優先考慮L2改進,仍有大量用戶選擇使用L1進行交易。

來源:富達報告

思考

以上考慮的是日活500萬時的情況,當需要考慮的是日活如果達到5000萬、5個億時,誰更有機會?

鑑於兩者不同的特性,在5億日活的規模下,兩個生態可能呈現”分工合作”態勢:

Solana 更可能成為消費級應用的主要承載層,特別是在遊戲、社交和支付等高頻低價值交易場景。

以太坊(及其L2生態)則可能主導機構級服務、複雜金融應用等高價值交易場景。

綜合來看,Solana在純消費級場景可能具有更大優勢,這源於其類Web2的用戶體驗和高性能特性。

但從長期生態健康度和安全性考慮,以太坊生態憑藉其模塊化架構和成熟的基礎設施,在支撐大規模採用方面具有更強的可持續性。最理想的發展路徑可能是兩個生態在各自優勢領域共同發展,共同推動Web3的大規模採用。當然如果市場增長100倍,ETH捕獲價值應該會少於100倍,其中大量的價值會被layer2以及上層應用捕獲。

  1. Solana創始人的觀點
  2. 雖然以太坊的用戶數沒有Solana多,但例如Apple手機,佔有率低卻獲取了最大的收益,以太坊是相同的情況嗎?目前並不是這樣的情況,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太坊實際上在layer2上捕獲的價值極少,同時鏈上的應用卻獲取了大量的價值。
  3. 如果按照長期的角度來看,即5億用戶的市場,以太坊可能主導機構級服務、複雜金融應用等高價值交易場景,這種情況類似於Apple的商業模式,少量但高價值的交易可以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隨著Layer 2生態的成熟,以太坊還將進一步擴大其在各個價值層次的競爭力。公鏈的收入更像是按照空間付費,或者字節數付費,而不是按照資產價值付費。導致其盈利低。上層應用則有更靈活的收費方式,捕獲價值高。但是通過以太坊的擴展方式,如果未來有繁榮的Layer2生態,則可能逆轉捕獲價值低的問題。
  4. 參考猩猩遊戲,Solana更像黑猩猩公司,黑猩猩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現在看是meme發行交易市場,隨後希望猩猩犯錯,或者開闢新的處於龍捲風暴的市場,例如ai agent。只有在黑猩猩公司在新的龍捲風暴決斷有望成為猩猩公司時,才考慮投資它。(即使Solana成功,價值不一定是sol捕獲。)meme coin市場不是遷移成本高的專有架構市場。

隨著錢包的發展,對多鏈的支持導致meme市場並不強依賴底層的公鏈架構。以太坊在DeFi行業站穩的腳跟,這是以太坊的保齡球道,DeFi行業的遷移成本高,這一點上以太坊有優勢。而穩定幣行業有高昂的轉換成本,但其架構與具體公鏈無關。比特幣是有高昂轉換成本的非專有架構。這代表區塊鏈行業的標準不能照搬猩猩遊戲那一套。共識似乎是更重要的一環,具有很強的網絡效應。

  1. Solana已經成為區塊鏈上不可忽視的一環了,幾乎主流的跨鏈橋,多鏈錢包都會優先考慮evm和solana鏈,區塊鏈是開放系統,可能不像互聯網每個應用的封閉生態,價值網絡可以互換。

不一定要侷限在一個生態,用戶可以在Solana上炒meme,在以太坊上做DeFi。全鏈錢包或者鏈抽象可能會成為新的爭奪點,因為全鏈錢包是離用戶最近的應用,圍繞用戶的私鑰管理方案,用戶數據身份系統,以及衍生出的社交關係網絡可能會是錢包的護城河。

cm:本輪sol是一個值得下注的標的,很像上一輪的以太坊,需要sol參與這一輪的meme市場。solana並未考慮去中心化重要性問題,去掉去中心化不可能三角中solana有優勢。長期來看兩者都有各自的優勢市場,但以太坊不可替代性更強,下一個solana可能會出現,但是下一個以太坊很難。

dz: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備市場沒有競爭對手,以太坊無需許可全球金融市場以及作為layer2底層支持,solana目前還是meme賭場,不可替代性低。

【關於E2M Research 】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E2M Research 聚焦投資和數字貨幣領域的研究與學習。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E2M Research】,著作權歸屬原作者【E2M Research】,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Solana 和以太坊生態對比思考

中級1/21/2025, 10:53:35 AM
深入瞭解以太坊和 Solana 兩個主要區塊鏈平臺的最新發展和競爭格局,文中分析兩者的活躍用戶數據、交易量、費用和項目收入,並對比各自的優勢和挑戰,並且引用了富達數字貨幣的報告,提供專業機構對這兩個平臺的評估和預測,探討在高日活情況下,兩個平臺的潛在發展方向和市場定位,並提出未來區塊鏈生態系統可能的「分工合作」態勢。

網絡數據對比

活躍用戶數據來看,以太坊生態數據,主網的日活基本維持在40萬-50萬。

來源:Etherscan

Layer2來看,Base佔據絕大部分,約150萬日活。Immutable約30萬,Arbitrum約26萬,OP約9萬。所有數據與主網相加,不到300萬日活。

來源:TokenTerminal

Solana的數據,2024年開始大幅增長,典型的找到了保齡球道,呈現S形增長。現在日活維持在500萬左右。

來源:TokenTerminal

從日活數據來看,Solana的數據已經超過了以太坊生態,即500萬對300萬。

這一點還與上一輪BSC數據繁榮不同,BSC數據繁榮依然是使用的以太坊的EVM架構,本質上是受到以太坊架構的影響,對以太坊地位無法造成巨大影響。但Solana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架構,類似黑猩猩公司,希望確立屬於自己的標準,如果大量的用戶進入Solana生態,則會帶動項目方遷移至Solana生態。

近期看待包括PENGU在Solana上發幣,DePin項目和AI Agent都更傾向於在Solana發行資產,而資產的發行又會帶動DEX交易量上漲,這一點可以參考主流DEX數據對比:

來源:DeFillama

關於該數據幾個統計平臺略有差異,但不影響分析,以defillama為例,可以看到交易量上以太坊生態和Solana生態基本處於相等的水平。

而費用方面則Solana更佔優,主要是meme交易用戶對高手續費更不敏感。

項目收入數據

以下是近期24小時收入數據的項目排行,可以看到除了穩定幣 Tether 和 Circle,其餘的均以 Solana 生態為主,這個數據可以看做一個昂貴的信號,代表用戶對產品的付費意願。可以看到 Solana 生態的項目明顯更受歡迎。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公鏈本身的收入反而並不是最高的,例如 Solana 、Ethereum 和 Tron 都低於鏈上的主流應用,這一點是關於胖協議還是胖應用的爭論,但目前來看,似乎應用對價值的捕獲更強。

原因可能在於當前每條鏈的應用基本都由少數應用壟斷,如果生態發展到更龐大,這種現象應該會減弱。

來源:DeFillama

富達的報告

富達數字貨幣2025年展望報告【FDA-2025-Look-Ahead-Report-V6.pdf】中也對以太坊和 Solana 做了對比。

文章指出:Rollup-Centric 路線圖旨在擴展以太坊,同時保持 Layer 1 區塊鏈的易用性。儘管Deneb-Cancun升級後Layer 1的費用顯著降低,但團隊依然認為,儘管短期內Blob市場的收入可能無法彌補升級帶來的收入下降,從長遠來看,這種變化將帶來積極的網絡效應。

Layer 2與以太坊之間的關係是互利共生的,Layer 2通過提供低成本的交易執行和進一步拓展ETH,從以太坊中獲益。

下圖展示了Blob數量與Blob費用的變化趨勢。

Blob費用被視為以太坊網絡效應的長期積極推動力,尤其能夠幫助Layer 2吸引更多用戶與ETH進行交互。這並不意味著以太坊完全放棄了未來的現金流。開發人員表示,最可能的最終目標是,隨著網絡效應的顯著增長,現金流將自然形成。

來源:富達報告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指出,低費用是推動Layer 2用戶增長的關鍵因素。預計到2025年,將有更多專注於特定用例的Layer 2解決方案問世。儘管Solana在短期內似乎更具優勢,但從長期來看,以太坊的基礎實力可能更為穩固。

以太坊代幣在Deneb-Cancun升級後預計將保持穩定,2024年的年通脹率估計為0.22%。以太坊的擴展計劃旨在逐步增加blob的數量,更多的blob結合Layer 2用戶需求,可能促使以太坊的總費用超過每年的ETH發行量。

下圖展示了L1的費用和交易量。數據顯示,儘管更多交易在L2上進行,但L1的交易量相較升級前並未減少,即使L1交易費用已經顯著下降。這表明,即便以太坊優先考慮L2改進,仍有大量用戶選擇使用L1進行交易。

來源:富達報告

思考

以上考慮的是日活500萬時的情況,當需要考慮的是日活如果達到5000萬、5個億時,誰更有機會?

鑑於兩者不同的特性,在5億日活的規模下,兩個生態可能呈現”分工合作”態勢:

Solana 更可能成為消費級應用的主要承載層,特別是在遊戲、社交和支付等高頻低價值交易場景。

以太坊(及其L2生態)則可能主導機構級服務、複雜金融應用等高價值交易場景。

綜合來看,Solana在純消費級場景可能具有更大優勢,這源於其類Web2的用戶體驗和高性能特性。

但從長期生態健康度和安全性考慮,以太坊生態憑藉其模塊化架構和成熟的基礎設施,在支撐大規模採用方面具有更強的可持續性。最理想的發展路徑可能是兩個生態在各自優勢領域共同發展,共同推動Web3的大規模採用。當然如果市場增長100倍,ETH捕獲價值應該會少於100倍,其中大量的價值會被layer2以及上層應用捕獲。

  1. Solana創始人的觀點
  2. 雖然以太坊的用戶數沒有Solana多,但例如Apple手機,佔有率低卻獲取了最大的收益,以太坊是相同的情況嗎?目前並不是這樣的情況,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太坊實際上在layer2上捕獲的價值極少,同時鏈上的應用卻獲取了大量的價值。
  3. 如果按照長期的角度來看,即5億用戶的市場,以太坊可能主導機構級服務、複雜金融應用等高價值交易場景,這種情況類似於Apple的商業模式,少量但高價值的交易可以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隨著Layer 2生態的成熟,以太坊還將進一步擴大其在各個價值層次的競爭力。公鏈的收入更像是按照空間付費,或者字節數付費,而不是按照資產價值付費。導致其盈利低。上層應用則有更靈活的收費方式,捕獲價值高。但是通過以太坊的擴展方式,如果未來有繁榮的Layer2生態,則可能逆轉捕獲價值低的問題。
  4. 參考猩猩遊戲,Solana更像黑猩猩公司,黑猩猩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現在看是meme發行交易市場,隨後希望猩猩犯錯,或者開闢新的處於龍捲風暴的市場,例如ai agent。只有在黑猩猩公司在新的龍捲風暴決斷有望成為猩猩公司時,才考慮投資它。(即使Solana成功,價值不一定是sol捕獲。)meme coin市場不是遷移成本高的專有架構市場。

隨著錢包的發展,對多鏈的支持導致meme市場並不強依賴底層的公鏈架構。以太坊在DeFi行業站穩的腳跟,這是以太坊的保齡球道,DeFi行業的遷移成本高,這一點上以太坊有優勢。而穩定幣行業有高昂的轉換成本,但其架構與具體公鏈無關。比特幣是有高昂轉換成本的非專有架構。這代表區塊鏈行業的標準不能照搬猩猩遊戲那一套。共識似乎是更重要的一環,具有很強的網絡效應。

  1. Solana已經成為區塊鏈上不可忽視的一環了,幾乎主流的跨鏈橋,多鏈錢包都會優先考慮evm和solana鏈,區塊鏈是開放系統,可能不像互聯網每個應用的封閉生態,價值網絡可以互換。

不一定要侷限在一個生態,用戶可以在Solana上炒meme,在以太坊上做DeFi。全鏈錢包或者鏈抽象可能會成為新的爭奪點,因為全鏈錢包是離用戶最近的應用,圍繞用戶的私鑰管理方案,用戶數據身份系統,以及衍生出的社交關係網絡可能會是錢包的護城河。

cm:本輪sol是一個值得下注的標的,很像上一輪的以太坊,需要sol參與這一輪的meme市場。solana並未考慮去中心化重要性問題,去掉去中心化不可能三角中solana有優勢。長期來看兩者都有各自的優勢市場,但以太坊不可替代性更強,下一個solana可能會出現,但是下一個以太坊很難。

dz: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備市場沒有競爭對手,以太坊無需許可全球金融市場以及作為layer2底層支持,solana目前還是meme賭場,不可替代性低。

【關於E2M Research 】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E2M Research 聚焦投資和數字貨幣領域的研究與學習。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E2M Research】,著作權歸屬原作者【E2M Research】,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