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規模最大的清算風暴中,190 億美元的槓桿部位在上週五晚間「一舉歸零」。其主要交易量僅來自三家中心化交易平台。這凸顯出產業過度中心化的長期隱憂,權力與風險依然高度集中於少數幾家龍頭之手。這不僅是一場數字上的清算,更是對加密產業核心價值的嚴峻考驗。此時,正是 DEX 的黃金機會,在混戰中,Hyperliquid 高調定位為「全方位金融平台」(The House of All Finance),這也是其明確的發展方向。Grvt 則提出「成為收益最高的交易所」為長遠願景,並在永續合約 DEX 賽道中搶占具策略意義的利基市場,目前尚無其他平台專注於這一領域。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5 日,以下彙整主要永續合約 DEX 的基礎費率與收益功能對照:
目前,Hyperliquid 擁有最多永續合約交易對,而 Grvt 的合約數最少。
則在 Maker 手續費方面,Grvt 領先對手。對於 Maker 交易量採取負費率,代表用戶下限價單時除有空投獎勵,還能獲得 USDT 實質收益。
相較之下,雖然 Grvt 的 Taker 手續費最高,但在積分挖礦(Points Farming)時卻更具優勢,因其將直接影響 Grvt 未來的空投獎勵。
在帳戶餘額收益(Yield on Balance)方面,Grvt 與 Aster 表現突出,分別為:
· Grvt 對 USDT 交易帳戶提供 10% 年化收益率(APY),收益以 USDT 發放;
· Aster 對 USDF 餘額提供 3% 年化收益率,收益以 USDF 支付。
持倉保證金收益(Yield on Margin)方面,Grvt 與 Aster 亦同樣領先:
· Grvt 無論 USDT 閒置或作為持倉保證金,皆享 10% APY;
· Aster 在用戶將 USDF 作為保證金時,額外給予 3.2% APY,合計可達 6.2% APY。
投資金庫(Investment Vault)方面,除 Aster 與 EdgeX 外,其餘平台皆開放用戶投資交易所內部金庫,在交易以外創造潛在收益。除 Aster 外,多數平台也都設有 LP 金庫。
如上表所示,Grvt 是目前唯一在永續合約 DEX 中同時提供多元收益管道的平台,收益來源不限於交易或積分挖礦(Points Farming)。
Aster 也憑藉獨特的帳戶餘額與保證金收益脫穎而出,但在投資金庫與 LP 金庫這些主流功能上,尚不及競爭對手。
綜合限價單負費率獎勵、帳戶與持倉雙重收益等優勢,Grvt 正逐步實現其「收益最高交易平台」願景。隨著永續合約 DEX 競爭進入白熱化,未來勢必出現更多創新產品型態與收益結構。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市場的未來發展,值得關注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