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熱度 ≠ 上所門票?從Twitter Score 聊聊交易所真正在意的指標

作者:Cube Labs

在上所衝刺階段,許多項目方都在卷Twitter數據、卷漲粉漲互動,但真能換來上所的機會嗎?瘋狂漲粉和表面互動只是入場券的最低門檻,遠非交易所評估項目的決定性因素。

TwitterScore 的價值在於它試圖量化“社交資本的質量”,而這恰恰是交易所評估項目社區健康度、影響力和潛在市場表現的關鍵維度之一。結合我們近期做過的項目案例,看看它的數據在Web3社交輿論場中處於什麼水平,又有哪些維度是交易所真正在意的。

TwitterScore與其他評估平台:

TwitterScore 是一個針對加密項目 Twitter(現 X)帳戶所開發的影響力評分工具。它由俄羅斯團隊創立,通過分析帳號內容和粉絲權重和算法,給 KOL 或項目提供一個客觀且量化的社交媒體評分,評分範圍爲 0–1000 分,最高上限爲 1000 分幫助用戶衡量該帳號在 Web3 社區中的聲譽與傳播力。

官方團隊最近開始提供 API 服務及付費套餐(Basic 至 Enterprise),支持批量查詢、歷史追蹤、分類關注者分析等。在業內,TwitterScore 被 Gitcoin 等平台引入以評估 Web3 項目,體現其數字信譽認可度,越來越多主流交易所的listing團隊也將這一量化指標作爲評估項目上所的重要目標。

除了Twitter Score這一通用的熱度評估指標外,業內還有多個專注於不同維度的Web3社交影響力評估平台。這些平台通過差異化的數據模型,爲項目方、投資機構和社區運營者提供了更精細化的分析工具。

TweetsCount

TweetsCount的評分體系其實與Twitter score十分類似,但在算法比例上會略做調整,導致項目的分數變化和敏感度都要高於Twitter score,通常可以作爲輔助數據參考。同時它具有審查bot follower和VC feed的功能,在早期項目調研審查中可以快速審查識別是否爲scam。

以某一項目同一時間段Twitter score和TweetsCount的分數增長對比,可以明顯看到TweetsCount的增長與粉絲數和高質量粉絲數的增長自然關聯度較高;而同時段的Twitter score與自然粉絲增長關聯度相對較低,實際驗證與高質量粉絲的權重關聯更高;但兩者都可以反饋出某一時段推特社媒的質層變化。

Kaito

Kaito的評分模型引入了“Smart Engagement”概念,不僅看你推了什麼,還看誰在和你互動。如果你能被行業內高質量用戶(如項目創始人、投資人)轉評或點讚,那你的分數自然會更高。對於Web3項目來說,這意味着一個帳號的“人脈價值”正在被量化。

RootData

如果你想知道某個項目創始人是不是“活躍的布道者”,RootData給出了答案。它結合了Web3投融資數據庫,爲項目方、投資機構或VC負責人提供了帳號影響力評分+融資數據,適合用於賽道研究、創始人影響力對比等。

以下是對各平台評估側重點及適用場景的系統梳理:

影響三要素重點拆析:交易所視角下的深層邏輯

那麼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TwitterScore的變化呢?

同時我們和Twitter score官方團隊進行了交流,獲得的漲分終極邏輯是:

總而言之,你的關注者質量越高,分數越高,你的分數就越高!

然而仔細拆解Twitter score的影響三要素,這其中相當有門道,換個視角這些維度何嘗不是上所團隊對於項目重點評估考察的維度,但他們看的遠比你想象的深:

關注者質量 (Top Followers):

Tier 1/Tier 2 KOLs、VCs、Founders、頭部媒體、其他生態項目、尤其是其他交易所官方帳號的關注,是強大的信任背書。

交易所怎麼看? 他們會掃描你的關注者名單。如果名單裏充斥着大量空號、機器人、或與項目領域毫不相幹的低影響力帳號,會嚴重減分。他們尋找的是真實的、相關的、有決策影響力或強大傳播力的受衆。這些人是項目上線後潛在的核心用戶、布道者和流動性提供者。他們關注你,意味着你的項目獲得了圈內“聰明錢”和關鍵意見領袖的初步認可。

熱點話題 (Trending Topics):

能有效參與甚至引領熱點,證明項目緊跟行業脈搏、具備話題性和市場敏銳度。這直接關係到項目上線後能否抓住市場情緒,獲得交易量和關注度。

交易所怎麼看?交易所更看重的是項目是否能夠自然且有見地地融入主流敘事(如 Layer2、RWA、DePIN、Meme 文化等),而不是生硬蹭熱點。這體現了項目在市場定位、社區運營和內容創作方面的綜合能力。而項目是否具備創造自身熱點的能力(如成功的活動策劃、重磅合作發布),則更能反映其主動性和市場影響力。

推文互動 (Engagement):

互動(觀看、點讚、評論、引用轉發)是社區活躍度、粘性和真實興趣的直接體現。高互動率(相對於粉絲基數)比絕對粉絲數更有說服力。

交易所怎麼看? 他們深度挖掘互動的“質量”:

高質互動 = 健康、忠誠、有潛力的用戶基礎,這是交易所最看重的社區資產,直接關係到上線後的交易活躍度。

真實性: 評論是“Nice Project”、“LFG”之類的垃圾信息,還是有深度的討論、提問、建設性反饋?轉發是來自真實用戶還是明顯的水軍?

深度與廣度: 互動是否集中在幾個大V上,還是覆蓋了廣泛的社區成員?互動是否引發了更深入的討論(引用推文中的討論)?

情感傾向: 社區情緒是積極、期待,還是充滿質疑和 FUD?

留存率: 新吸引來的粉絲(特別是高質量粉絲)是否持續互動?

增長策略“怎麼做”:結合實戰的多重攻略

提升 TwitterScore 的策略,本質上也是構建一個交易所眼中“優質項目社區”的策略。結合我們最近做的一個DePin案例,具體展開我們作爲mkt agency針對三個維度逐一突破的戰略打法,這不只是基於Twitter score增長的策略,同時也是項目方可以參考的提升項目市場關注度和獲取更優質用戶的一套方法論:

1.系統性吸引和鞏固高質量關注者

同類型對標項目廣撒網

在具體實操上,我們根據Twitter score給到的具體類目搜集了DePin同賽道項目頭部項目的關注者數據,列出所有相關的 Tier 1 & Tier 2 的:VC 機構及其合夥人、KOL/Influencers、知名項目創始人、有影響力的媒體人/媒體號、目標生態的關鍵項目方、目標交易所官方帳號及核心成員。

我們會着重篩選其中Tier 1的高分關注者,並且對其對應的生態和分數做了對應的標記(這一功能從5月開始需要收費才能查看),以下是當時整理的部分信息參考展示:

輸出專業內容吸引

持續產出高質量、原創、有洞察力的內容(技術解析、行業趨勢、深度思考),定期發布裏程碑、技術更新、清晰的路線圖等專業信息,是吸引機構類關注者的基礎,也是吸引聰明關注者的硬通貨。我們在期間會爲項目對已有研報和技術進展做深入的內容拆解,再以視頻剪輯或者thread的形式輸出。

主動建立真實連結

在主動與此類目標對象建立聯繫之前,首先需要對自身的價值有清晰的認知和定位:你能爲對方帶來什麼?是獨家的信息資源?深度的合作機會?有價值的行業洞察?還是內容層面的合作(如邀請參與 AMA、Twitter Space 等)?在初次接觸時,最好能從以上角度出發,明確並精準地傳達這些價值點。

可以接觸的方式通常分爲以下幾種:

推特評論:在目標對象推文下進行有見地、有價值的評論(非垃圾廣告),引起注意。

直接DM:在dm時清晰傳達能爲對方提供的價值,最好以官號或者有一定粉絲量的founder號

參與社區: 加入目標 KOL 或項目的 Discord/Telegram,積極參與討論,建立存在感。

2.熱點監控和主動創造話題

在信息爆炸的 Web3 世界,抓住熱點是項目破圈和提升熱度的關鍵。熱點話題自帶關注度,是項目破圈和提升熱度的不二法門。項目方需要做的是:

高速響應熱點,巧妙關聯項目核心價值。

設計清晰轉化路徑,將流量導向私域渠道,變“熱度”爲“粘性”。

維持長期節奏中的亮眼節點,保持持續曝光和印象加深。

在 memecoin 領域,這種“流量收割術”尤其常見:項目捕捉短期熱點,以“快+趣+波動高”的形式迅速吸血,將注意力經濟的精髓發揮到極致。但長期來看,深度建設與高頻記憶亮相必須兼顧,這才是真正的商業韌性。

實戰案例:借勢“藍標互關”熱點,高效拉新轉化

今年 4 月,針對 Twitter 官方傳出未來將更重視藍標用戶粉絲質量的消息,一批用戶開始在推特上曬出自己的“藍標關注者比例”,#藍標互關 標籤迅速走紅,引發twitter藍v互關熱潮。

這批互關風潮某種程度上打破了一定的信息繭房,許多kol和藍標用戶在短期獲得大量有效關注和推文互動,並且推動了如kaito等一些評估平台的權重分數增長。這類推文直至今天依然可以獲得大量views和互動,成爲不少藍標用戶起號的首選途徑。

回到實際案例,如何借助推特的天然流量和社交屬性跟好這波藍標互關熱度,我們幫助項目迅速設計了一套專屬“藍標用戶VIP計劃”,具體轉化路徑爲:

藍標用戶在推特關注項目➡️加入項目Discord➡️即可自動獲得項目特殊身分標識(Role)及專屬權益➡️分層運營和長期維護

該活動上線短短幾天,即吸引 500+ 藍標用戶參與,成功實現“蹭流量 + 拉優質用戶進私域”的雙重價值,這一套設計的核心邏輯在於:

利用 Twitter 熱點:借助 #藍標互關 的自然流量流入;

高效導流私域:Discord 成員快速具備活躍意願;

優質用戶沉澱與激活:形成核心社群羣體,提升用戶粘性與項目價值認同。

3.激發和提升推文互動的質量與深度

高質量互動同樣是衡量項目生命力和社區忠誠度的重要維度,不只是點讚和轉發,更是社區成員深度交流、真實共鳴和價值共創的體現。想提升互動,核心在於好內容、真溝通和有力的數據支撐,目標是打造一個活躍、有見地、具備自傳播力的社區。

我們在對項目engagement的提升設計上主要採取了以下策略:

部署twitter raiders: 組織小股真實用戶在項目推文及kol和散戶討論區,進行有觀點、帶熱情、講理由的積極Shilling,點燃討論,制造真實Hype。

激活社群chatters: 在Discord/Telegram等社群預先安排Chatters ,在Twitter活動/推文發布時,第一時間引流、帶頭深度評論、引導新用戶參與,無縫銜接公私域熱度。

善用視頻素材: 用15-30秒短視頻直觀展示產品優勢和近期動態,取代冗長文字。在我們的實操中,我們將項目的messari研報做了重點拆解提取,並通過1m趣味性視頻呈現,對於follower的可讀可看理解性都有更好幫助。

以下是我們幫助某項目在2個月內engagement維度的增長成果:

結語

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我們觀察到當前的 Twitter Score 評分體系雖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也存在不小的滯後性與誤差。例如,一些帳號的粉絲結構、互動活躍度已明顯發生變化,但評分仍未及時更新;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需手動同步或等待平台刷新,才能反映最新的社交表現。

這意味着 將 Twitter Score 作爲唯一衡量指標存在一定風險。其評分機制並非完全透明,部分維度(如粉絲質量、互動頻率)存在算法加權的模糊空間,容易造成結果偏離真實社交表現。尤其在項目營銷動作頻繁、用戶流動性大的階段,評分的延遲或失真更易影響外部觀察者的判斷,進而引發“分數焦慮”或運營誤判。

事實上,分數只是工具,不應成爲目標本身。真正具備價值的,是分數背後所代表的社區真實活躍度、優質用戶的持續湧入、話題的自然擴散與情感認同的積累。當用戶在沒有激勵的情況下仍願意互動轉發、內容在垂直圈層內形成二次傳播,才意味着項目在社交層真正“站住了腳”。交易所或者項目方真正應該在意的,是隱藏在 TwitterScore 構成因素背後的深層指標:

社區質量: 核心用戶是否精準、忠誠、有影響力?➡️ 看Top Followers構成 & 互動深度

市場敏銳度與影響力: 項目能否抓住並塑造市場敘事?➡️ 看熱點參與/創造的有效性

社區健康度與活躍度: 社區是否真實、熱情、有建設性?➡️ 看互動質量與情感傾向

項目專業度與信任度: 是否展現出執行力、透明度和長期價值?➡️ 綜合所有因素,尤其看內容質量和與高質量實體的連接

因此,項目方應將 TwitterScore 視爲一個有價值的診斷工具和努力方向的指引,而非最終目標。在加密世界,質量永遠比數量更能穿透噪音,贏得信任。將資源投入到構建真實的行業關係、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培養活躍且高質量的社區上,才是提升 TwitterScore 的根本之道,也才是最終打動交易所、贏得寶貴“上所門票”的堅實基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