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應該像互聯網一樣被討論 | 觀點

如果我明天醒來,互聯網不復存在,我能否從頭開始重建它?絕對不能。我的機會比起使用千鴿還不如使用TCP/IP。我敢打賭,閱讀這篇文章的大多數人也和我在同一條船上。

摘要

  • 加密貨幣的大規模採用,就像互聯網一樣,並不需要技術理解——它需要簡單化、規範化和信任。
  • 大學和商學院正在做出貢獻,但他們的影響力有限;高昂的學費和精英化的課程意味着他們培養的是建設者和管理者,而不是大衆。
  • 律師和政策制定者是真正的催化劑:法律明確性、保護和框架將使加密貨幣正常化,並讓其感覺安全和普通。
  • 討論必須從異國情調和投機轉向將加密貨幣視爲基礎設施 — 一種融入日常生活的實用工具。

這就是關鍵:幾乎沒有人真正理解互聯網是如何運作的,但每天有超過54億人使用它。全球不到2900萬的開發者能夠構建或修復支撐我們生活的數字基礎設施——這還不到互聯網用戶的0.5%。大規模採用從未要求大多數人理解內部結構。它需要的體驗是簡單、規範化並被視爲理所當然。

加密貨幣正走在類似的道路上,但它的公衆形象被困在一個不必要的異國情調循環中。它沒有被視爲數字基礎設施的下一個進化,而是常常被描繪成某種技術性、投機性甚至可疑的東西。事實是,全球已有超過5億人擁有或使用加密貨幣——這一數字正在穩步上升。但要讓加密貨幣超越早期採用者,融入日常生活,圍繞它的對話需要改變。

大規模採用並不是每個人都成爲區塊鏈工程師。它是關於普通人像使用互聯網一樣使用加密貨幣:無需了解代碼、協議或技術基礎。

大學是早期催化劑,但它們還不夠

多年來,我相信大學將在推動採用中發揮關鍵作用。畢竟,它們是新一代首次接觸變革性技術的地方。而且許多機構也認真對待這一角色。

在2022年,CoinDesk的區塊鏈最佳大學排名突出了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在區塊鏈教育方面的領先地位。關於分布式系統、密碼學和智能合約開發的課程現在充滿了大學課程目錄。

但老實說,這種教育幾乎不是普遍的。排名前10的區塊鏈專注大學的平均學費超過60,000美元每年。這使得大多數世界人口難以負擔。這些項目服務於那些已經擁有資本和特權的人。正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自己所指出的,其區塊鏈項目的目標受衆是“公共和私營部門的進步領導者”。斯坦福大學要求具備編程和密碼學知識等技術先決條件。

這很重要——我們絕對需要開發者和工程師。但請記住:開發者在互聯網用戶中不到1%。這個比例在加密貨幣中不會改變。開發者將構建基礎設施;他們不會推動採用。

商學院的角色

另一個經常被討論的關於未來塑造加密貨幣採用的羣體是MBA學生。商學院正在忙於將區塊鏈納入他們的課程,教授未來的管理者如何將數字資產融入企業戰略。

這無疑是有價值的。全球超過4.2億的加密貨幣用戶,企業將越來越需要將數字資產整合到其運營、支付系統和供應鏈中。具備加密貨幣知識的高管將能夠更快適應並保持競爭力。

但這裏有個問題:這些領導者不會導致大規模採用。他們會對此做出反應。 一旦消費者需求顯而易見,他們會調整商業模式,就像公司對互聯網的興起進行了調整一樣。首席執行官和管理者扮演着反應性角色。 重要,是的——但並不是變革性的。

改變遊戲規則的真正角色:律師

如果不是工程師或高管,誰來改變話語?誰來使加密貨幣成爲公衆日常語言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好奇心?答案出乎意料地務實:律師。

法律畢業生、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擁有塑造框架的權力,使人們對新技術感到舒適。他們是能夠消除不確定性、建立保護措施並創造法律清晰度的關鍵,從而將一種新奇的實驗轉變爲主流的實用工具。

回想一下早期的互聯網。它的增長並不單依賴於工程師或企業家。當電子商務、數據隱私和知識產權的法律框架逐漸形成時,它的增長加速了。信任隨之而來。

加密貨幣也會發生相同的情況。一代新的法學畢業生——具有加密原生背景、了解去中心化系統、並具備將這些知識融入監管結構的能力——將爲大規模採用鋪平道路。他們將打破當前的監管碎片化,建立標準,並幫助塑造使普通公民感到安全和被包容的敘事。

識字問題

緊迫性顯而易見,因爲加密貨幣素養仍然危險地低。根據加密貨幣素養的數據顯示,全球只有57%的受訪者能夠通過基本的加密知識測試。這是盡管經歷了多年的媒體報道、牛市和引人注目的事件。

沒有基本的識字能力,人們就不會信任這項技術。更糟糕的是,他們會繼續受到詐騙、虛假信息和失望的影響。如果普通人將加密貨幣視爲一個黑箱,那麼採用就無法可持續地擴展。

然而,情況並非完全悲觀。人們的意識正在提高。大學在計算機科學以外的課程中也加入了加密貨幣——從經濟學到法律再到國際關係。而主流媒體的報道,曾經是輕視或聳人聽聞的,現在正慢慢變得更加細致。

轉變話語

關於加密貨幣的討論是現在最重要的。如果它仍然被視爲異國情調,它就有可能疏遠它需要包含的那些人。異國情調使得加密貨幣看起來像是技術精英、富人或魯莽賭徒的愛好。

但當加密貨幣被視爲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的下一層——它變得易於接近。我們不再將互聯網視爲一種奇特的工具。它是一種公共設施,就像電一樣普通。這就是加密貨幣所需要的敘事轉變。

大學、企業和政策制定者在這一過程中都發揮着作用。開發者將進行構建。高管將進行整合。但律師將使其規範化。他們會讓加密貨幣的語言成爲日常治理、合同和合規的一部分。那時,這項技術就不再顯得陌生,而是簡單地……存在。

前方的道路

大規模採用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編寫智能合約。它是關於加密貨幣變得無形——成爲日常生活的背景組成部分。就像互聯網一樣,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但他們每天都會依賴它。

那個未來正在到來,但前提是我們今天改變話語。大學必須擴大訪問。企業必須爲整合做好準備。政策制定者必須帶來清晰。加密貨幣不需要被異國情調化才能令人興奮。它需要被正常化才能帶來變革。

當我們不再問“誰真的理解這如何運作?”而開始將加密視爲普通基礎設施時,大規模採用才會真正到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