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二層比特幣?今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五個L2項目

比特幣網路繁榮,但天哪,這種烏龜般的速度、天價佣金和無盡的擁堵到底還要忍受多久?這正是爲什麼會出現第二層解決方案。讓我們來看看這是什麼,以及目前哪些項目處於頂尖位置!

什麼是二層比特幣?

比特幣二級網路是建立在比特幣主區塊鏈之上的網路,用於加速交易、降低手續費和擴展功能。實際上,它們對比特幣的作用與以太坊上的L2解決方案相同——最終允許使用智能合約。

以前針對比特幣的此類解決方案很少,但在BRC-20和Ordinals活動激增之後,這些將網路變成沼澤的項目,使得2023年比特幣上的L2項目數量急劇增加到25個以上。相比之下,以太坊上有38個 - 差距已經不那麼大了!

爲什麼需要二層比特幣?

比特幣 -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王者。但,真是的,它只是把錢來回轉!這麼多潛力白白浪費了!

此外,比特幣的速度像老筆記本電腦一樣緩慢,手續費高得離譜,帶寬表現差勁,根本沒有智能合約。沒有任何的dApps、NFT和DeFi - 這一切都與比特幣無關。

因此,L2解決方案是救生圈。它們不僅加速交易並降低手續費,還防止比特幣在每個區塊鏈都試圖比其他區塊鏈更聰明的世界中“過時”。

比特二級的優勢是什麼?

L2-解決方案解決了比特幣的主要問題——可擴展性。網路每秒僅處理可憐的7筆交易,而確認一個區塊需要長達10分鍾!難怪在負載下,一切都會堵塞,手續費飆升。

L2-解決方案在主網絡之外處理交易,減輕第一層的負擔,提高吞吐量而不影響安全性。此外,它們爲比特幣增加了智能合約、DeFi 和 NFT - 所有這些都使現代區塊鏈變得有用。

比特 級別 2 的解決方案類型

現在存在三種類型的L2解決方案:

支付通道:

  • 創建加密的 "通道" 用於發送/接收支付
  • 僅在關閉通道時記錄交易並更新餘額
  • 節省手續費

卷軸:

  • 將多個交易合並爲一個數據包
  • 有兩種類型:
    • ZK-滾動:將網路速度提高100倍,並允許部署智能合約
    • 主權卷軸:利用比特幣的基礎設施進行驗證

側鏈:

  • 獨立的區塊鏈通過雙向橋與主網絡相連
  • 允許在鏈之間傳輸資產
  • 支持其他 L2 解決方案

比特幣二層問題

L2 解決方案有其潛在的陷阱:

  • 需要成爲技術天才才能理解 - 新手們都震驚了
  • 支付通道可能會有漏洞,如果不加以監控的話
  • 一些解決方案過於集中 - 你好,單點故障!
  • 比特幣網路的更新可能會破壞L2解決方案

比特的五大L2項目

梅林鏈 (MERL)

這個L2網路提供了低廉的手續費和高水平的可擴展性,這得益於ZK滾動技術。開發者BitmapTech之前因其BRC-420協議和Bitmap.game的元宇宙而聲名鵲起。

項目吸引了來自24位投資者的資金,包括大型風險投資基金。金額?祕密!但顯然不小。

SatoshiVM (SAVM)

使用比特幣支付燃氣費,並採用zkRollup技術加速交易。兼容EVM,這使得可以在以太坊上創建資產和應用程序。

啓動非常戲劇化:在與Ape Terminal合作推出SAVM代幣後,顧問MacnBTC指責Ape Terminal欺詐。聲稱他們從IDO中收取了25%的佣金,並僅從20萬個註冊錢包中挑選了10個自己的錢包!

巴比倫

在Cosmos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項目,允許安全地在其他PoS區塊鏈中使用比特幣,無需橋梁、保管人和包裝代幣。

吸引了超過9600萬美元的頂級投資者。對於新玩家來說不錯!

BEVM

基於Polkadot的Substrate技術的L2網路,支持EVM和BTC用於支付燃氣費。任何來自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應用程序都可以在該平台上運行。

項目評估達到了2億美元!投資者顯然相信其潛力。

鮑勃

名稱說明了一切 - "Building on Bitcoin"。該項目從大投資者那裏吸引了1000萬美元,並計劃在比特幣上創建第一個EVM兼容的L2解決方案。

BOB使用BitVM的離線計算和在線驗證的方法,類似於以太坊中的樂觀匯總。這可以防止網路過載,並且不會幹擾其他用戶。

結果

L2解決方案不僅提高了比特幣的可擴展性,還推動了其在加密世界的廣泛接受。與此同時,其他區塊鏈正在增強功能,而比特幣通過L2技術在技術競賽中並沒有落後。

如果您對比特 2 級還有問題,請在評論中留下!

BTC-0.77%
MERL-6.22%
SAVM-4.5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