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納循環:一種老派市場預測框架

聽說過本納週期嗎?可能沒有。這是市場理論中的一個隱祕瑰寶。塞繆爾·本納,一個19世紀的農民轉變成市場預言家,創造了它。並不是你典型的華爾街大師。只是一個觀察他的豬農業務隨市場漲跌的家夥。

理論背後的男人

本納不是經濟學教授。只是一個農民。他面臨着嚴峻的財務損失。作物失敗。市場崩潰。常見的戲劇。

他的故事爲什麼有趣?他不僅僅是抱怨。他變得好奇。在多次重建財富後,他開始看到模式。這些模式變成了一種癡迷。

循環是如何形成的

在1875年,本納發表了他的想法。對於一個農民來說,這有點大膽。他的書《本納的未來價格漲跌預言》闡述了他所看到的——市場中重復出現的模式。漲跌似乎幾乎是……可預測的?

理論分解如下:

恐慌年: 這些是崩盤時期。想象一下市場崩潰大約每18-20年發生一次。像1927年、1965年、1999年、2019年這樣的年份。下一個?也許是2035年和2053年。可怕的事情。

出售時期: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的高峯期。1926年、1980年、2007年……可能即將到來的2025-2026年。價格高漲。每個人都樂觀。這似乎是個在事情變壞之前套現的完美時刻。

買入時機: 市場底部。1931年、1958年、2012年……這些都是撿便宜的時刻。一切都在打折。並不完全清楚具體何時出手,但這些時期往往是黃金機會。

Benner主要跟蹤農場的東西 - 鐵、玉米、豬。並不完全是華爾街的材料。然而,交易者們已經將他的想法延伸到股票、債券,甚至現在的加密貨幣。

這個舊理論還有意義嗎?

現代金融很復雜。花哨的算法。復雜的理論。然而本納的簡單周期?它仍然出現。

接受加密貨幣。價格劇烈波動。情緒化決策。繁榮與蕭條。2019年的修正與本納的恐慌年預測相吻合。一個老農民的理論竟然仍然適用,這有點令人驚訝。

交易者正在密切關注2025-2026年。市場會如本納所預測的那樣達到頂峯嗎?許多分析師有不同的看法。結果尚未確定。

爲什麼加密貨幣人士可能在乎

比特幣的四年減半週期似乎奇怪地與本納模式相似。興奮之後是恐慌。反復如此。

牛市與本納的"B"年一致——當一切感覺美好,價格漲時。完美的賣出機會。

熊市與那些"C"年相匹配——當街頭流血時。當沒有人想要購買時。完美的積累時機。

底線

Benner提醒我們,市場不是隨機的混亂。人類行爲創造了模式。恐懼和貪婪永遠不會改變。

對於今天的交易者——無論是涉足股票還是押注比特幣——這些老派週期提供了視角。提醒我們,漲上去的最終會跌下來。而跌幅巨大的最終會恢復。

市場時機並不完美。但理解這些節奏可能有助於引導交易的情緒過山車。Benner 僅用紙、鉛筆和豬價便領悟到了這一點。或許這畢竟還有些道理。

BTC0.7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