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期,知識的獲取如同攀登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峯。書籍,這些承載智慧的載體,被牢牢地鎖在私人藏書室或會員制圖書館的高牆之內。對於普通大衆來說,通過閱讀來提升自我,無異於在荊棘叢生的道路上艱難前行。



在這個知識被壟斷的時代,一位名叫安德魯·卡內基的鋼鐵巨頭挺身而出,他堅信知識應該如同空氣和水一樣,成爲每個人都能自由獲取的公共資源。懷揣着這樣的理念,卡內基慷慨解囊,在全球範圍內資助建立了超過2500座公共圖書館,由此掀起了一場改變世界的圖書館運動。

這場運動的核心成就可以歸納爲三點:首先,它將分散在個人手中的書籍集中到公共空間;其次,它建立了如杜威十進制分類法等先進的圖書編目系統,使得任何一本書都能被迅速定位;最後,它創造了借書證這一劃時代的工具,讓持卡人能夠自由地借閱整個圖書館的藏書。

有趣的是,當我們將目光投向當今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世界時,我們發現它正面臨着與19世紀末期知識傳播類似的困境。在DeFi領域,我們的數字資產,也就是所謂的流動性,就像那些被鎖在私人藏書室裏的珍貴書籍一樣,分散在以太坊、Arbitrum、Solana等衆多獨立的區塊鏈上。

想要使用存儲在Arbitrum上的資產,就好比必須先成爲某個特定藏書室的會員一樣,過程既復雜又昂貴。表面上看,數字資產的海洋似乎廣闊無邊,但實際上,每個人都被局限在各自的小池塘裏,難以自如地在不同的區塊鏈之間轉移和使用資產。

這種狀況不禁讓人思考:DeFi世界是否也需要一場類似於卡內基圖書館運動的變革?如何才能打破不同區塊鏈之間的壁壘,實現真正的資產互通?這些問題的解答,可能將決定DeFi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將影響到每一個參與其中的用戶。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进场姿势研究员vip
· 14小時前
跨鏈才是web3的未來啊
查看原文回復0
rekt_but_vibingvip
· 14小時前
arb玩家已經破產惹
查看原文回復0
快乐矿工叔叔vip
· 15小時前
老子的資產不就跟進了監獄一樣...唉
查看原文回復0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