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話說這事兒得從2025年6月中旬說起,那時候泡泡瑪特正火得一塌糊塗,Labubu這個小怪物玩偶到處都是,明星包裏掛着,年輕人手機屏保換着。可轉眼間,股價就跟坐滑梯似的往下衝,短短7個交易日,市值直接蒸發近600億港元。
黃牛們囤的貨瞬間砸手裏,跪着求人接盤,散戶們盯着帳戶餘額直嘆氣。資本這玩意兒,本來就不是什麼溫情的東西,它賺夠了就走人,留下一地雞毛。
Labubu熱潮下的估值泡沫悄然膨脹
泡泡瑪特這家公司,靠着盲盒經濟起家,Labubu就是它最牛的IP之一。這個圓頭尖耳的小怪物,本來是香港設計師Kasing Lung的作品,2016年籤進來後,就開始在年輕人堆裏刷存在感。盲盒這模式,抽中隱藏款的概率低得像中彩票,很多人明知道是賭,卻停不下來。
結果Labubu從59塊一個的零售價,炒到二手市場599塊,甚至初代款在拍賣會上拍出108萬天價。聽起來多誇張,這不就是典型的FOMO心理在作祟嗎?大家怕錯過,蜂擁而上,市場熱度蹭蹭往上竄。
到2025年上半年,這股熱潮徹底失控。泰國女團隊員帶着Labubu上節目,官方還封它“文化體驗官”,國外明星當護身符掛包上,國內鏡頭一掃,明星手裏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