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美國檢察官與加密貨幣倡導者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以太坊最大可提取價值(MEV)案件中發生衝突
紐約的一個法庭已成為加密貨幣創新與美國法律擴展範圍之間日益激烈衝突的最新戰場。
聯邦檢察官與產業倡議者目前正陷入僵局,討論在區塊鏈上代碼、競爭與資金碰撞時,刑事責任能擴展到何種程度。
案件的核心人物是安東(Anton)與詹姆斯·佩雷爾-布埃諾(James Peraire-Bueno)兩兄弟,他們被指控操縱以太坊(Ethereum)的基礎設施,於 2023 年進行了一次 $25 百萬交易套利。檢察官聲稱,這對兄弟策劃了一個高速的「誘餌-轉換」(bait-and-switch)策略,騙取自動交易機器人——他們將此行為描述為徹頭徹尾的詐騙。辯護律師則完全不同意此說法,稱這是由區塊鏈設計所促成的一種激進交易策略。
政策遇上起訴
此案在紐約南區法院審理,本週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當聯邦律師試圖阻止一個華盛頓的加密貨幣政策組織參與。該組織曾提交一份「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意見書,呼籲法院考慮政府論點對整體區塊鏈用戶的更廣泛影響。
檢察官迅速反擊,警告此舉企圖將政治辯論引入刑事審判。在致法院的信中,他們堅稱數位資產規範的問題「應由國會決定,而非陪審團議事廳」。
![] ( https://img-cdn.gateio.im/social/moments- 94 b 0957073 - 320 aff 27 ef- 153 d 09 - 69 ad 2 a )
政府的語氣幾乎沒有模糊空間:允許該政策意見書,將打開「陪審團無效判決」(jury nullification)的大門,並將焦點從證據轉向產業意識形態。
辯方反擊:更廣泛的賭注
兄弟的律師團隊反駁,認為政策觀點對理解此案的技術與經濟背景至關重要。他們表示,政府的立場可能會將例行的區塊鏈活動——從算法交易到驗證者(validators)操作——都定義為欺騙,只因它們利用了市場效率的缺陷。
「如果政府的理論成立,」一份辯護文件警告,「任何偏離區塊鏈預設行為的行動都可能被視為犯罪行為。」
他們指出,以太坊(Ethereum)用戶本質上是進行競爭的行為——兄弟倆的目標不是無辜的受害者,而是「三明治機器人」(SANDWICH bots),這些自動交易者旨在從搶跑(front-running)其他用戶的交易中獲利。
產業密切關注
此案的結果可能遠遠超出單一審判的範圍。一個有罪判決可能會重新定義美國對最大可提取價值(MEV)的看法——即驗證者或交易者重新排序交易以獲取利潤的過程。監管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在掙扎,是否將 MEV 視為合法套利或系統性操縱。
根據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在 7 月發布的報告,基於以太坊的最大可提取價值(MEV)活動在 2022 年底至 2025 年初期間產生了約 ( 百萬的總收入與約 ) 百萬的盈利。佩雷爾-布埃諾(Peraire-Bueno)案是首次在刑事法庭測試此類行為。
審判推進,產業緊張
開庭辯論於 10 月 15 日展開,距離起訴書發布已逾一年。兄弟倆面臨包括電信詐騙(wire fraud)、洗錢(money laundering)與竊取財產(receipt of stolen property)等指控,每項都可能判處 20 年監禁。
在法庭內,法律辯論可能圍繞證據與程式碼展開,但在外界,這場審判已成為象徵。對政策制定者而言,這是關於美國法律體系是否能適應去中心化技術;對加密貨幣產業而言,則是確保創新不會被誤解為欺騙意圖。
加密貨幣政策組織尚未公開回應政府試圖壓制其意見的行動,但其參與已凸顯此案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關於一次漏洞的爭議,而是關於在由算法主導的世界中,「詐騙」的定義應擴展到何種範圍。
隨著審判進入 11 月,加密社群密切關注。判決結果可能不僅影響兩兄弟的命運,也將界定區塊鏈競爭的法律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