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價值15億美元的AI獨角獸的驚人跌落:一個欺騙的故事

在科技創業公司的世界裏,鮮有故事如Builder.ai的漲跌般引人入勝。該公司曾承諾要徹底改變軟件開發,但最終在自身欺騙的重壓下崩潰了。

AI驅動創新的幻覺

Builder.ai,由Sachin Dev Duggal創立,成爲軟件開發行業的一盞希望之燈。該公司的誘人宣傳簡單而有力:讓軟件創建"像點披薩一樣簡單。"這個承諾,加上AI這一流行詞,吸引了投資者和客戶的關注。

然而,幕後的現實遠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令人印象深刻。公司並沒有依賴尖端的人工智能,而是依靠一支主要在印度的人工開發團隊來手動完成工作。公衆認知與內部運作之間的這種鮮明對比最終會導致公司的垮臺。

建立在投資者信任上的紙牌屋

盡管缺乏真正的人工智能技術,Builder.ai 仍然成功從知名投資者那裏獲得了數億美元的資金。公司的估值飆升至驚人的15億美元,穩穩進入了獨角獸領域。 notable backers included:

  • 軟銀的子公司,Deepcore Inc.
  • 卡塔爾投資局 (QIA)
  • 微軟,成爲了戰略合作夥伴

該公司吸引如此高知名度投資者的能力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投資領域盡職調查過程的質疑。這也突顯了圍繞人工智能相關初創公司的熱情,有時掩蓋了對其技術主張的批判性審查。

一場宏大幻覺的揭示

Builder.ai的外表在2019年出現了首次裂痕,當時一家主要金融出版物揭露了該公司缺乏真正的AI能力。盡管面臨這一挫折,該公司仍繼續運營並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吸引投資。

然而,情況在2025年迅速惡化。一系列事件導致了公司的最終崩潰:

  1. 一位主要投資者Viola Credit從公司的帳戶中扣押了$37 百萬。
  2. 收入誤報浮出水面,揭示了預測與實際財務狀況之間的重大差異。
  3. 公司只剩下$5 百萬可用資金。
  4. 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裁員,770名員工中有220名失去了工作。
  5. 在2025年5月20日,Builder.ai正式宣告破產。

從後果中汲取的教訓

Builder.ai 的故事爲科技行業,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了一個警示。它強調了幾個重要的觀點:

  1. "AI 洗白" 的危險 - 將 AI 作爲營銷工具,而沒有實質性的技術支持。
  2. 在人工智能投資中,充分的技術盡職調查的重要性。
  3. 依賴新興參與者提供關鍵基礎設施的客戶風險。
  4. 優先考慮增長和可見性而非可持續商業實踐的潛在後果。

更廣泛的影響

盡管Builder.ai的崩潰很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低代碼/無代碼市場依然強勁。行業分析師預測該領域將持續增長,全球市場預計到年底將達到$26 億美元。

然而,Builder.ai的故事提醒我們,在人工智能驅動的投資環境中,炒作和可見性並不保證成功。承諾的技術能力與實際表現之間的差距可能迅速擴大,成爲投資者和客戶眼中無法逾越的鴻溝。

隨着這只曾經充滿希望的獨角獸的塵埃落定,科技行業不得不反思所學到的教訓。Builder.ai的故事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投資策略、盡職調查流程,以及在創業生態系統中對AI聲明的審查方式。

最終,Builder.ai的失敗強化了一個在科技和商業領域的永恆真理:可持續的成功不僅僅需要一個引人注目的敘述——它還需要真正的創新、透明度以及履行所作承諾的能力。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