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美股2026展望 看着行情發呆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加密ETF陸續獲批通過了,傳統企業開始把穩定幣用進財務報表了,監管態度也從嚴防死守變成了試探性握手。我們盼了好幾年的利好,該來的都來了。
可你打開錢包一看——持倉還是那個顏色。
比特幣好不容易漲一波,轉頭又吐回去大半。至於山寨?別提了,大部分還躺在水下裝死。這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機構來了,但不是來抬轎子的**
很多人有個執念:只要華爾街的錢進來,幣價就會坐火箭。現實打臉了。機構確實入場了,但人家是來抄底撿便宜的,不是來給散戶解套的。他們有的是耐心和子彈,慢慢喫貨,根本不急着拉盤。
**比特幣是硬通貨,其他大多數是空氣**
比特幣至少還能講"數字黃金"的故事,有共識基礎。但整個加密行業的活躍用戶撐死也就四五千萬人,市值卻動不動幾萬億美金?這帳怎麼算都不對勁。不是高估,是集體自我催眠。
**公鏈的收入模型更像賭場,不是科技公司**
有人喜歡用科技股的估值邏輯去套公鏈項目。但你看看鏈上收入來源:永續合約、清算爆倉、Meme炒作、MEV套利機器人……80%都是投機行爲產生的。
說白了,這是拉斯維加斯的商業模式,不是雲計算SaaS那套。你不能指望給賭場估值的時候用電商平台的倍數。
**山寨幣沒有穩定的商業閉環**
牛市來了,交易量暴增,鏈上手續費收入衝天。熊市一到,直接腰斬歸零。這種過山車式的營收結構,連街角便利店都比它穩。
大部分項目根本沒想清楚怎麼賺錢,只想着怎麼把幣價炒上去。
**AI把聚光燈搶走了**
幾年前,全球風險資本的賭桌還擺在加密領域。現在風向變了,AI才是C位,Crypto成了B角。
錢往哪裏流?答案很明顯——流向能看得見回報的地方。
**基礎設施過剩,用戶需求錯配**
行業砸了上千億美金搞L1、L2、各種Rollup方案,技術指標卷到天花板。但普通用戶真正想要的很簡單:更便宜、更快、更好用。
他們根本不關心你的TPS有多高,零知識證明有多牛。
**未來的大機會不在鏈本身**
我猜未來十年真正賺到錢的,不會是今天這些L1或L2項目。
真正的贏家會是那些把區塊鏈技術真正塞進企業業務流程裏的人——不是講故事的人,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人。
🔚
加密行業沒死,但"畫餅時代"結束了。
過去靠情緒和敘事就能漲,未來得靠實打實的價值支撐。
現在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問題只有一個:你還在賭故事,還是已經開始看基本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