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黃仁勳遭白宮「圍剿」!川普臨時叫停 Blackwell 對華銷售

在中美元首於韓國釜山會晤前夕,白宮內部突發激烈爭論。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力推允許向中國銷售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 Blackwell,但因國家安全擔憂遭到美國高層幾乎一致反對。最終,川普決定擱置相關議題,在 10 月 30 日的釜山會談中未將該議題帶入正式議程。

黃仁勳與白宮鷹派的正面交鋒

川普叫停英偉達Blackwell對華銷售

(來源:Reuters)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力推允許向中國銷售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 Blackwell,這項請求一旦放行,將成為美國科技政策的重大轉折。Blackwell 系列芯片被視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 AI 處理器,其運算能力比 H100 系列提升約 3 倍,用於模型推理時更可達到 15 倍性能。這種性能飛躍將使中國的 AI 數據中心能力大幅提升,在訓練大型語言模型、自動駕駛、醫療影像分析等領域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

黃仁勳認為,中國擁有全球近半數的 AI 研究人員,美國若完全封鎖市場,可能「永久性喪失技術主導地位」。這個論點基於商業和技術現實:中國不僅是英偉達的重要市場(曾佔其收入的 20-25%),更是全球 AI 創新的重要參與者。若美國完全封鎖,中國將被迫加速自主芯片研發,長期來看可能培育出與英偉達競爭的本土企業。此外,封鎖也可能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如韓國、台灣、日本)的芯片企業合作,削弱美國的影響力。

然而,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貿易代表賈米森·格裡爾及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等高級官員一致反對,認為這將嚴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助長中國 AI 數據中心能力的提升。國家安全派的邏輯是:AI 技術具有軍民兩用性質,先進的 AI 芯片不僅可用於商業應用,還能加速軍事 AI 系統的開發,包括自主武器、情報分析、網絡戰工具等。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口 Blackwell,等同於為潛在對手提供戰略性技術。

面對幾乎一致的安全顧慮,川普最終在 10 月 30 日的釜山會談中未將該議題帶入正式議程。這被視為白宮鷹派的階段性勝利,也代表著川普在對華高科技出口政策上暫時維持強硬立場。這個決定對英偉達而言是重大挫敗,對中國而言則意味著短期內難以獲得先進芯片供應,將延緩其 AI 與半導體自主化進程。

黃仁勳與川普的深夜通話,探討折中方案

英偉達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極深。芯片出口限制始於 2022 年,之後華盛頓多次調整政策,使企業陷入反覆博弈。黃仁勳近月頻繁奔走華府,並與川普保持密切溝通。多名知情人士稱,兩人「幾乎每週深夜通話」。這種直接接觸顯示黃仁勳試圖繞過官僚層級,直接說服最高決策者。

川普在上週接受 CBS《60 分鐘》採訪時表示,美國將允許英偉達與中國「在某些層級合作」,但強調「我們不會把那種芯片給別人」——暗示最頂級版本 Blackwell 仍禁止出口。這番表態為折中方案留下了空間,既不完全封殺英偉達的商業利益,也維持了對最先進技術的管制。

英偉達正在設計性能下調 30% 至 50% 的「中國版 Blackwell」,以期在監管框架內保留部分市場。即便如此,方案能否獲批仍未可知。性能下調的芯片仍然可能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因為評判標準不僅是性能絕對值,還包括潛在的軍事應用和技術擴散風險。此外,即使獲批,降級版 Blackwell 的商業吸引力也大打折扣,中國客戶可能轉向其他替代方案。

英偉達 Blackwell 爭議關鍵點

性能提升:比 H100 運算能力提升 3 倍,推理性能提升 15 倍

市場依賴:中國曾佔英偉達收入 20-25%

黃仁勳策略:頻繁遊說華府,與川普幾乎每週深夜通話

折中方案:設計性能下調 30-50% 的「中國版」

反對陣營:國務卿、貿易代表、商務部長幾乎一致反對

川普表態:「某些層級」可合作,但最頂級版本禁止

釜山峰會的機遇與失落

釜山峰會原被視為中美關係的關鍵緩和契機。美方希望通過降低部分關稅換取中國恢復稀土磁材出口,而北京方面則期待美國在 AI 芯片禁令上作出松動。最終,兩國雖宣布恢復部分農產品貿易、暫停加征部分關稅,但在高科技領域未達成突破性協議。

對中國而言,這一結果意味著短期內難以獲得先進芯片供應,將延緩其 AI 與半導體自主化進程。中國被迫繼續依賴自主研發和走私等非正式管道獲取芯片。然而,長期來看,封鎖可能反而加速中國的技術自主化。歷史上,日本、韓國、台灣都是在美國技術封鎖或限制的壓力下,發展出自己的半導體產業。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充足的資金和大量的工程師,若給予足夠時間,可能在 5-10 年內實現芯片自主。

對美國而言,則保持了戰略「技術領先窗口期」。通過限制先進芯片出口,美國延緩了中國 AI 能力的提升速度,為自己爭取了戰略優勢時間。然而,這種策略也有代價:英偉達失去巨額收入、中國加速去美國化、以及盟友國家可能在壓力下向中國出售替代芯片。

國會批評與算力霸權博弈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及智庫也加緊反制英偉達的遊說活動。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甚至批評黃仁勳的公開發言「天真且危險」,並將 AI 競賽比作冷戰時期的核軍備競賽。這種比喻揭示了華盛頓對 AI 的戰略認知:AI 不僅是商業工具,更是國家安全和全球霸權的基礎。

白宮發言人 Kush Desai 在聲明中表示:「川普總統在制定政策時,會傾聽各界聲音,包括頂級企業領袖的意見。但最終的決策,始終以美國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唯一考量。」此番表態顯示,川普在重塑科技貿易政策的同時,試圖平衡「企業利益、地緣競爭與選舉政治」三方壓力。

即便 Blackwell 出口受阻,英偉達仍在尋求折中方案。今年 8 月,川普曾提議放寬對舊版芯片 H20 的出口,條件是企業需上繳 15% 的中國銷售收入,但該計劃隨後被中方抵制,導致英偉達在華銷售額銳減。目前,英偉達仍在等待華盛頓批準其「低功率版 Blackwell」進入中國市場。川普計劃於 2025 年 4 月訪問北京,黃仁勳預計將在行程前後繼續推動芯片出口議題。

這場關於 AI 芯片出口的政策拉鋸,已超越單純的商業競爭,成為地緣政治與科技霸權的縮影。在全球 AI 產業加速軍備化的背景下,川普政府的每一次決策都牽動著市場、企業與國家戰略。正如一位白宮經濟顧問所言:「這不僅是關於芯片的決策,而是決定 21 世紀誰掌控算力的博弈。」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市值:$3933.39持有人數:2
    0.01%
  • 市值:$3675.86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3831.03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3978.53持有人數:2
    0.01%
  • 市值:$4112.68持有人數:3
    0.18%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