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11.8 AI日報 OpenAI信貸風波再起 加密監管進程起伏不定
一. 頭條
1. OpenAI被曝向白宮請求貸款擔保,與CEO公開聲明相矛盾
OpenAI於10月27日向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提交的一封11頁信函被公開,信中明確要求政府提供貸款擔保和直接資金支持AI基礎設施建設。然而,僅10天後,CEO Sam Altman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聲明"OpenAI不需要也不想要政府擔保",並強調"納稅人不應爲企業的錯誤商業決策買單"。
此事引發外界對Altman透明度的質疑。OpenAI首席財務官Sarah Friar曾在華爾街日報活動中提及聯邦"擔保"可降低AI基礎設施融資成本,隨後因爭議迅速撤回言論。此事再次令人想起Altman曾在2023年11月因"不一致的坦誠"被短暫解僱的往事。
OpenAI作爲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其發展備受外界關注。此次內部信息與高層言論的矛盾,引發了公衆對其決策透明度和領導層一致性的質疑。這一事件或將影響OpenAI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也可能對其在AI賽道的領先地位帶來負面影響。
2. Fetch.ai起訴Ocean Protocol:指控不當出售2.63億FET代幣
Fetch.ai已向紐約南區聯邦法院對Ocean Protocol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其在人工智能聯盟ASI中誤導社區並不當處理代幣。訴訟稱Ocean將原承諾用於社區獎勵的約7億OCEAN代幣轉移至開曼羣島實體,隨後轉換爲約2.86億FET並在市場上出售約2.63億枚,導致FET價格下跌。
Fetch.ai律師表示,Ocean誤導了代幣社區和合並夥伴,從中獲利數百萬美元。Ocean Protocol否認指控,稱訴訟僅爲社交媒體炒作。
該案件再次引發了加密社區對代幣發行和分配透明度的關注。代幣經濟模型的設計和執行直接關係到投資者利益,任何不當操作都可能導致代幣價格波動,損害投資者權益。
此外,區塊鏈項目之間的糾紛升級爲法律訴訟,也反映出加密行業正在走向成熟和規範化。未來,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將有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3. Monad聯創:鎖定的MON代幣不可參與質押
Monad聯合創始人Keone Hon發文表示,“在公共主網即將上線之際,分享Monad代幣經濟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原則:鎖定的MON代幣將不可參與質押。將有助於Monad通過更健康的代幣分配實現長期成功。”
Hon透露,Monad網路上線時將擁有200個分布在全球、運行在消費級硬件上的驗證節點。此舉旨在解決加密社區對內部人士通過質押鎖定代幣獲利的普遍擔憂,爲行業樹立新標準。
代幣經濟模型的設計直接關係到項目的長期發展。Monad此次做法旨在防止內部人員通過質押獲取不當收益,維護代幣分配的公平性,有利於項目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然而,這一做法也可能影響項目的短期激勵機制,需要平衡代幣分配和社區激勵之間的關係。未來,代幣經濟模型的創新設計或將成爲區塊鏈項目的重點關注領域。
4. Labs啓動USDX恢復安排,開放申領登記窗口
Labs發文表示,由於市場流動性狀況及清算動態的影響,USDX的市場價格出現了與其參考價值的偏離。團隊已啓動恢復安排,旨在根據資源可用性,爲受影響的持有者提供以1美元價值爲參考的恢復途徑。
該安排具有自願性質,不構成任何形式的保證、贖回義務、吸收存款或集合投資產品。爲確保透明性與可驗證性,將採取以下措施:申領登記窗口、分階段恢復進度披露等。
穩定幣作爲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的橋梁,其價格穩定性至關重要。USDX此次啓動恢復安排,旨在維護其參考價值,重建投資者信心。
然而,這一做法也反映出算法穩定幣在極端市場條件下的脆弱性。未來,穩定幣的審慎監管或將成爲加密貨幣合規發展的重點領域,以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5. 21Shares提交XRP現貨ETF申請文件,或於20天後上市
彭博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發文表示,21Shares剛剛提交了其現貨XRP ETF的8(a)文件,或於20天期限生效後上市。
如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0天內沒有對申請提出異議,註冊將自動生效,ETF即可上市。一旦上市,將爲投資者提供一種新的投資XRP的渠道。
加密貨幣ETF的推出有望推動加密資產進入主流投資領域。與現金或期貨ETF相比,現貨ETF可以直接跟蹤加密貨幣的現貨價格,爲投資者提供更直接的投資渠道。
然而,加密貨幣ETF的監管問題仍是一大挑戰。未來,相關監管政策的明確將有助於加密資產在傳統金融市場的發展。
二. 行業要聞
1. 比特幣短暫突破10.4萬美元大關,漲幅逾2.5%
比特幣價格在昨晚短暫突破10.4萬美元大關,最高觸及10.42萬美元,24小時內漲幅達2.58%。分析師認爲,這一漲主要受到宏觀經濟數據向好以及联准会加息預期降溫的推動。隨着通脹壓力緩解,市場預期联准会將放緩加息步伐,這有利於風險資產反彈。
然而,比特幣在突破10.4萬美元後出現回落,目前交投於10.34萬美元附近。分析人士指出,比特幣短期內仍面臨10萬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壓力,需要進一步的利好消息來鞏固上行動能。此外,投資者情緒依舊謹慎,交易量尚未出現大幅增長,反映市場對後市走勢仍存在分歧。
總體而言,比特幣短期內或將在10萬至10.4萬美元區間內震蕩整理。若能有效突破10.4萬美元關口並獲得交易量支撐,則有望進一步上探11萬美元阻力位。但若失守10萬美元關鍵支撐,則可能引發進一步回調。
2. 以太坊漲逾4%突破3400美元,老牌公鏈普漲
以太坊價格昨日表現強勁,日內最高上探至3460美元,漲幅達4.21%。多數老牌公鏈代幣也出現不同程度漲,DOT單日漲14.1%,DOGE單日漲11%,ADA單日漲9%,LTC單日漲17.7%,AVAX單日漲11.1%,ICP單日漲21.1%。
分析師認爲,以太坊漲主要受到上海升級預期以及DeFi生態持續發展的利好影響。上海升級將允許驗證者提取質押的以太幣,有望釋放大量流動性,推動以太坊價格漲。此外,DeFi生態不斷壯大,新協議和應用層出不窮,爲以太坊帶來了持續的需求支撐。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以太坊漲勢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以太坊目前的交易量並未出現大幅增長,反映市場對後市走勢仍存在分歧。此外,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可能限制以太坊的上行空間。
總的來說,以太坊短期內或將在3300至3500美元區間內震蕩整理。若能有效突破3500美元關口並獲得交易量支撐,則有望進一步上探4000美元阻力位。但若失守3300美元關鍵支撐,則可能引發回調。
3. Solana遭遇拋售壓力,日內下跌逾5%
Solana生態代幣SOL昨日遭遇拋售壓力,日內下跌5.3%,最低下探至155美元附近。分析師指出,SOL下跌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Solana生態新項目Bonk遭遇社區質疑,引發投資者對Solana生態發展前景的擔憂;二是Solana網路在近期遭遇多次宕機事件,令投資者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產生質疑。
此外,SOL價格在近期也遭遇了一定的技術性賣壓。SOL在160美元附近遇到了一重要阻力位,短期內難以有效突破。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進一步加劇了SOL的下行壓力。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SOL後市前景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爲,Solana生態依舊擁有強大的開發者社區支持,新項目和應用不斷湧現,這將爲SOL價格提供長期支撐。此外,Solana基金會也在積極改善網路穩定性和安全性。
總的來說,SOL短期內或將在150至170美元區間內震蕩整理。若能有效突破170美元關口並獲得交易量支撐,則有望進一步上探200美元阻力位。但若失守150美元關鍵支撐,則可能引發進一步回調。
4. 隱私幣生態普漲,ZEC日內漲逾30%
隱私幣生態昨日表現強勁,ZEC日內漲幅達31.2%,RAIL漲26.3%,ROSE漲40%,SCRT漲28.7%,NEAR漲29.1%。分析師認爲,隱私幣生態的漲主要受到監管環境趨嚴以及投資者對隱私保護需求增加的推動。
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加密貨幣監管持強硬態度,要求加密交易所下架部分隱私幣種。這引發了投資者對隱私幣的關注,認爲隱私幣在未來或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此外,隨着加密貨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和使用,投資者對隱私保護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爲隱私幣帶來了新的需求支撐。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隱私幣生態的漲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隱私幣在監管層面面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未來或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此外,隱私幣生態目前的交易量和應用場景有限,仍需要進一步發展才能獲得長期的價值支撐。
總的來說,隱私幣生態短期內或將延續漲趨勢。但長期來看,隱私幣的發展前景仍需要時間來檢驗。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監管動向以及隱私幣生態的實際應用場景。
三. 項目要聞
1. OpenAI被曝向白宮請求貸款擔保,與CEO公開聲明相矛盾
OpenAI於10月27日向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提交的一封11頁信函被公開,信中明確要求政府提供貸款擔保和直接資金支持AI基礎設施建設。然而,僅10天後,CEO Sam Altman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聲明"OpenAI不需要也不想要政府擔保",並強調"納稅人不應爲企業的錯誤商業決策買單"。
OpenAI是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由Elon Musk等人於2015年共同創立,旨在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近年來,OpenAI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ChatGPT等知名產品。
該公司此前曾多次表示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以支持AI基礎設施建設,並尋求外部融資。向白宮請求貸款擔保被視爲緩解資金壓力的一種嘗試。然而,CEO Altman隨後的公開否認引發了外界質疑,也再次凸顯了OpenAI在透明度和決策一致性方面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爲,OpenAI此舉反映了AI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金困境。隨着AI技術的不斷進步,硬件和算力需求持續增長,導致運營成本飆升。如何在保證技術創新的同時解決資金瓶頸,將是OpenAI等AI公司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
2. Fetch.ai起訴Ocean Protocol,指控不當出售2.63億FET代幣
Fetch.ai已在紐約南區聯邦法院起訴Ocean Protocol,指控其違規出售約2.63億枚FET並誤導社區,導致代幣價格下跌。訴訟稱,Ocean將原本用於社區獎勵的7億枚OCEAN代幣轉移至開曼實體後兌換並拋售,從而壓低FET價格並破壞ASI聯盟治理。
Fetch.ai和Ocean Protocol均爲區塊鏈人工智能項目,兩者曾於2021年共同發起ASI(AI Singularity Initiative)聯盟,旨在推動去中心化AI的發展。然而,近期雙方因代幣分配問題產生分歧,最終導致Fetch.ai提起訴訟。
根據訴訟材料,Ocean Protocol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將原本用於社區獎勵的7億枚OCEAN代幣轉移至其在開曼羣島註冊的實體,並通過交易所出售獲利數百萬美元。Fetch.ai認爲,這一行爲違背了雙方的初衷,破壞了ASI聯盟的治理結構,並導致FET代幣價格大幅下跌。
Ocean Protocol否認上述指控,稱訴訟"毫無根據",並將積極應訴。該案件再次引發了加密社區對於代幣分配和治理透明度的關注。分析人士表示,這一糾紛可能會對ASI聯盟的未來發展產生一定影響,也凸顯了去中心化AI生態系統在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仍需完善。
3. Labs啓動USDX恢復安排,開放申領登記窗口
Labs在X平台發文表示,由於市場流動性狀況和清算動態,USDX的市場價格已偏離其參考值。團隊已啓動一項恢復安排,旨在根據資源可用性,爲受影響的持有者提供以1美元價值爲參考的恢復途徑。
USDX是Labs推出的一種算法穩定幣,通過抵押倉位和對沖策略來維持與美元的掛鉤。然而,在近期的極端市場條件下,USDX的價格出現了較大波動,一度嚴重偏離1美元的參考值。
爲了應對這一情況,Labs啓動了"恢復安排",允許受影響的USDX持有者根據資金情況,獲得以1美元價值爲參考的恢復。該安排具有自願性質,不構成任何形式的保證、贖回義務或集合投資產品。
受影響的持有者餘額將通過鏈上快照進行識別,並已開放索賠登記窗口。恢復將分階段進行,具體取決於資源分配、流動性狀況和合作安排,進展將公開披露。
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旨在化解USDX去掛鉤風險,維護算法穩定幣的信任。然而,由於涉及資金分配等復雜因素,恢復過程或將漫長。USDX事件再次凸顯了算法穩定幣在極端市況下的脆弱性,也將推動行業加快完善相關風控機制。
四. 經濟動態
1. 聯準會理事米蘭:穩定幣發展或推低中性利率
經濟背景:近年來,穩定幣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對傳統金融體系產生了一定影響。根據最新數據,全球穩定幣市值已超過1400億美元,佔加密貨幣總市值的15%以上。與此同時,美國通脹率在2022年達到近40年來的新高,GDP增速放緩,就業市場也出現了一些疲軟跡象。
重要事件:聯準會理事斯蒂芬·米蘭近日發表講話,指出穩定幣的發展可能會推低經濟體的中性利率。他解釋稱,穩定幣的發行需要儲備現金和國債,這將增加對國債的需求,從而推高債券價格、降低收益率。一旦中性利率下降,央行的政策利率也應相應調整,否則將對經濟形成收縮性壓力。
市場反應:米蘭的講話引發了市場對穩定幣影響力的關注。一些分析人士認爲,穩定幣的發展確實可能改變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央行需要重新評估利率政策。不過也有觀點認爲,目前穩定幣規模相對有限,對中性利率的影響尚未顯現。總體而言,市場對穩定幣在未來金融體系中的角色存在分歧。
專家觀點: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薩斯基亞表示,穩定幣的發展將使貨幣供給更加靈活,有助於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但同時也需要加強監管,防範潛在的金融風險。前聯準會理事梅斯特認爲,穩定幣可能會降低銀行體系的存款基礎,影響貨幣乘數和信貸創造能力,這是央行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2. 美國參議院推遲關鍵加密貨幣監管法案
經濟背景:加密貨幣作爲新興金融資產,其監管問題一直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經濟體,其對加密貨幣的監管立場將對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美國加密貨幣市場缺乏統一的監管框架,各機構對其管轄權存在分歧。
重要事件:美國參議院原定於近期就一項關鍵的加密貨幣監管法案進行表決,但由於內部分歧,該法案被推遲。該法案旨在爲美國加密貨幣市場建立首個全面監管框架,明確各監管機構的職責範圍。推遲表決意味着加密貨幣監管的不確定性將持續一段時間。
市場反應:法案推遲的消息令加密貨幣市場出現一定波動。一些投資者擔心監管的不確定性會加劇市場風險,從而引發資金外流。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爲,推遲只是爲了給各方更多時間達成共識,最終將有利於建立一個明確、統一的監管框架,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
專家觀點: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吉恩斯基表示,加密貨幣監管的復雜性在於其跨領域的特性,需要各監管機構通力合作。哈佛大學法學教授格裏芬則認爲,監管的關鍵是平衡創新與風險管控,既要爲加密貨幣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又要保護投資者利益。
3. 日本擬收緊加密貨幣監管 公開代幣銷售將面臨新限制
經濟背景:作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對加密貨幣監管政策的變化將對全球市場產生一定影響。近年來,日本加密貨幣市場發展迅速,用戶和交易量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違規操作和投資者權益受損的案例。
重要事件:據報道,日本政府正在醞釀收緊加密貨幣監管的新政策。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對公開代幣銷售設置新的投資限制,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此外,日本主要銀行也在聯手開發一個政府支持的穩定幣網路。
市場反應:日本監管政策變化的消息引發了市場對該國加密貨幣發展前景的關注。一些投資者擔心過度監管會扼殺創新,影響日本作爲加密貨幣中心的地位。但也有觀點認爲,合理的監管有利於整頓市場秩序,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專家觀點:東京大學教授伊藤賢樹認爲,日本加密貨幣市場曾一度過於放松,需要重新規範以保護投資者權益。他預計,未來監管將更加嚴格,但不會完全禁止加密貨幣交易。野村證券分析師小林則表示,日本政府的目標是使該國成爲全球透明、安全的加密貨幣管理典範。
五. 監管&政策
1. 聯準會理事米蘭:穩定幣擴張或推低中性利率
聯準會理事斯蒂芬·米蘭表示,穩定幣的廣泛使用可能會增加經濟體觸及零利率下限的風險。他解釋稱,隨着穩定幣規模擴張,市場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也將同步上升,從而推高債券價格、降低收益率。這一變化意味着联准会的政策利率也應相應下調,否則將對經濟形成收縮性壓力。
米蘭指出,即便按"相對保守"的預測,穩定幣規模擴張也會提升經濟中的可貸資金淨供給,從而對中性利率形成向下壓力。他強調,如果中性利率下降,政策利率也應該同步降低以維持經濟健康運行。如果央行在中性利率下降後仍拒絕降息,就是一種緊縮行爲。
作爲川普政府任命的聯儲理事,米蘭近期多次呼籲联准会迅速實施連續數次50個基點的降息,以使政策利率回到他認爲的"更接近中性"的水平。他強調,移民政策調整、關稅政策變化等多項因素都在推動中性利率下降,而联准会當前政策利率"遠高於中性水平",對經濟施加了"沉重的限制"。
2. 日本重新制定數字資產法規,整合加密與傳統金融
日本金融廳正在重新制定數字資產的監管框架,旨在將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更好地整合。新框架將收緊對加密交易所和發行商的監管,以確保風險管理和投資者保護。同時,公開代幣銷售將面臨新的投資限制,而主要銀行正在開發一個政府支持的穩定幣網路。
這一舉措反映了日本政府希望將加密貨幣納入主流金融體系的願景。新法規將加密資產與專利、版權、商標、軟件、股票、債券及其他數字化金融工具等非物理資產對等。這一裏程碑式的決定將該代幣與專利、版權、商標、軟件、股票、債券及其他數字化金融工具等非物理資產對齊。
日本加密貨幣行業正進入一個更加規範和專業的階段。金融廳正在收緊監管,以確保風險管理和投資者保護。公開代幣銷售面臨新的投資限制,而主要銀行正在開發一個政府支持的穩定幣網路,使日本成爲全球透明和安全的加密貨幣管理的典範。
3. 香港財政事務及庫務局長:考慮將AI、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現有產品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現在對AI、區塊鏈、代幣化產品的應用市場回應和反饋都很積極和迅速,下一步會考慮把這些科技應用在一些現有產品上。例如將一些潛在的長期收入,如充電樁收入,轉化成代幣化投資產品,令投資者可以參與。通過區塊鏈將長期的收入轉化成一個可以認證的收入給投資者投資。
許正宇認爲,將AI、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應用於現有產品和服務,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爲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香港政府正在探索如何利用這些創新技術來推動金融科技發展。
此前,香港證監會已批準首只加密貨幣期貨ETF上市交易。香港正在加快步伐,將加密資產納入監管範圍,並爲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參與渠道。專家認爲,香港政府的支持和監管清晰度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加密公司在港落戶,推動香港成爲亞洲加密資產中心。
4. 美國參議院因內部爭議推遲關鍵加密貨幣監管法案
一項旨在爲美國加密貨幣市場監管創建首個全面框架的裏程碑法案在參議院遭遇波折。由於民主共和兩黨就關鍵條款存在分歧,原定於11月中旬表決的《負責任的加密貨幣監管法案》被推遲。
該法案由參議員吉爾布蘭德和盧米斯共同提出,旨在明確加密貨幣的監管職責,並爲消費者保護和反洗錢等領域制定規則。然而,兩黨就如何界定加密貨幣、哪些機構應負責監管等問題存在分歧。
共和黨人希望將大部分監管權交由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而民主黨則主張由證券交易委員會負責監管。雙方也就消費者保護、能源使用和稅收等問題存在分歧。
行業人士對此表示失望,稱監管法律的延遲將加劇不確定性,阻礙加密貨幣行業在美國的發展。一些公司可能會考慮將業務遷往監管環境更明確的其他國家。專家呼籲國會加快立法步伐,爲加密貨幣行業營造有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