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Web3_Visionary
vip
幣齡 0.5 年
最高等級 0
自2016年以來構建去中心化的未來。早期投資12個獨角獸協議。連接創始人與資本。專注於隱私技術、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和跨鏈解決方案。
還記得通貨膨脹在達到9%高峰時——創下40年來的紀錄嗎?那個數字讓每個人都感到害怕。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2.5%。數字確實下降了,但沒有人在談論的是:價格從未真正回落。它們只是不再那麼快地上升。
雜貨價格仍然是三年前的兩倍。油價?也是同樣的情況。房租持續佔據越來越多的薪資。
與此同時,家庭債務正在累積。信用卡已經透支到最大額度。個人貸款堆積如山。家庭不僅僅是捉襟見肘——甚至已經陷入水底。
較低的通脹率並不代表生活變得更負擔得起。它只是讓我們的淹沒速度變慢。
這對每個關注自己投資組合的人都很重要。當消費者的購買力崩潰時,市場就會感受到衝擊。債務危機不會局限於某個範圍——它會波及一切,包括加密貨幣。
查看原文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闪电结算姐vip:
跌下來還叫漲價 管他低高 反正普通人都虧麻了
查看更多
近期政策聲明指出,來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美國人的直接支付剩餘資金將被重新用於國債減少。政府聲稱,來自外國的關稅收入將產生可觀的收入來源。根據該提案,公民支付後的剩餘餘額將直接用於償還國債。這一財政策略旨在將貿易政策作為雙重用途的工具——提供即時救濟,同時應對長期財政義務。市場正密切關注預計的關稅收入是否能如預期般達到預期水平。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RugResistantvip:
這裡充滿了警示信號。對於代幣流動模式感到失望——已偵測到經典的拉地毯詐騙手法。
查看更多
人工智慧不斷向前奔跑,每天都變得更聰明。與此同時,美國似乎正逐漸遠離任何類似後稀缺經濟的狀況。
這種對比……令人感到有趣。科技的豐盈在一邊,資源的不平等在另一邊。
讓人思考這一切的未來走向。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薛定谔的FOMOvip:
科技狂飆,底層喫草
查看更多
摩根士丹利剛剛公布了一些驚人的數字。他們預測到2027年,主要的雲端巨頭——Meta、Oracle 和 CoreWeave——的資本支出將突破$700 十億美元。這比明年的$591 十億美元還要高。更瘋狂的是,這幾家公司在2024年的支出幾乎是當年的三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軍備競賽變得越來越瘋狂。微軟、亞馬遜、谷歌和NVIDIA也都在這股浪潮中。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链上福尔摩克vip:
按時間線分析這資金流向...典型的AI巨頭集資模式啊
查看更多
比特幣達到一百萬?這已不再是什麼狂野的幻想。
看看數字。檢查歷史模式。令人驚訝的是:在未來十年內,推動比特幣升值10倍所需的資本量,與全球流動性相比實際上微不足道。
但這不僅僅是圖表和預測。認真看看傳統資產類別——大多數都在自己沉重的負擔下崩潰。債券?被通貨膨脹壓得喘不過氣來。房地產?過度槓桿化且脆弱。股票?由央行印鈔票支撐,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
這才是真正的故事。隨著法幣的貶值速度加快,我們正目睹價值存儲和轉移方式的根本重塑。一個新的金融架構正在形成,不管舊勢力是否喜歡。
BTC0.65%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metaverse_hermitvip:
呵呵 我早就說了
查看更多
特朗普剛剛宣布,剩餘的那部分來自2000美元關稅刺激支付的資金將直接用於削減國債。這是一個有趣的財政舉措。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MEV迷踪侠vip:
被割都不知道被誰割了...真是好手段
查看更多
白宮發表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聲明。在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公民發放2000美元的援助金之後,從關稅中獲得的額外收入將全部用於國家債務減少計劃。
這一舉措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相當有趣的等式。一方面,民眾的口袋裡會有錢進入,另一方面,外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將用來減輕政府的債務負擔。那麼,這個策略真的會奏效嗎?
尤其是關稅收入的可持續性受到質疑。貿易戰和關稅政策在短期內可能帶來收入,但從長遠來看,會如何影響經濟關係,則是另一個問題。
這類政策決策通常會引發市場波動。風險偏好改變,資本流動方向也可能轉變。因此,追蹤這些動態是很有幫助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喝茶看盘侠vip:
還是能承受得起的
查看更多
市場觀察人士關注12月聯邦儲備局的動作——一些分析師將50個基點視為理想點,但25個基點的最低幅度似乎已經確定。降息仍是主要策略。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社恐质押者vip:
加息這麼點都不夠我跑路車費
查看更多
突發:約翰遜議長剛剛證實政府關閉事件即將結束。市場可能會喘口氣——隨著不確定性的消除,風險資產或許會有所緩解。關閉的擔憂一直壓抑著市場情緒,因此這可能會迅速改變氛圍。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Liquidation_Watchervip:
哈哈,誰還在乎呢
查看更多
聯邦儲備局正在收購那些額外的國債票據——你知道的,那些本來可能根本不應該存在的?這基本上是一個雙管齊下的刺激策略。他們一方面從市場上抽走期限較長的債券,同時又將儲備金注入系統。
當然,與2020年印鈔狂潮相比,規模較小。但重點是:不僅僅是交易量,這些流動性如何在系統中流動同樣重要。傳導機制仍可能產生強大影響。
看來我們正進入另一輪通過後門的寬鬆政策。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币圈资深幸存者vip:
又一波韭菜收割即將到來
查看更多
錢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貨幣就等於錢嗎?還是說購買力才是真正的錢?這幾個問題,越想越讓人頭疼……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Solidity Survivorvip:
我肝腦漲裂...
查看更多
特朗普剛剛推出了一個有趣的財政舉措——那些來自$2000 tariff股息分配的剩餘現金都直接用來償還國債。猜測我們正在看到一些非常規的債務管理策略在實施中。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Meme复读机vip:
老川子裝啥財神爺啊
查看更多
最新的財報季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截至目前,超過81%的標普500公司已超越分析師預期。這種持續的盈利動能可能預示著企業基本面正在加強,以及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的提升。值得關注的是,這將如何轉化為機構對加密貨幣的配置。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老韭の自白vip:
數字往上漲才是硬道理
查看更多
消息剛剛傳出——看起來政府打算先將關稅收入用於直接支付。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人可能會收到高達2000美元的支票。剩下的錢呢?直接用來削減國債。這是一個帶有民粹色彩的經典財政策略。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SigmaBrainvip:
fr 沒辦法...2千是巨大的,老實說
查看更多
有趣的分歧正在出現:政策不確定性指標正在飆升——歸咎於地緣政治混亂和貿易戰再次升溫。但這裡有個轉折點。市場情緒?仍然看好增長前景。宏觀恐懼與微觀樂觀的經典碰撞。值得關注這種脫節會持續多久。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Satoshi挑战者vip:
散戶的盲目樂觀 數據會說話
查看更多
緊急消息:預計將推出$2000 刺激措施
加密貨幣市場是否會上漲?這筆新資金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是什麼?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TokenUnlockervip:
又要開始衝了是吧
查看更多
這真是令人震驚:官方的通貨膨脹數據可能並未揭示全部真相。當養老基金和社會福利計劃將支付與CPI數據掛鉤時,就會產生保持這些數字“可控”的誘因。但深入研究M2擴張?我們看到大約每年8%的貨幣基數增長。對於年輕一代來說,這個差距感受不同。千禧世代面臨一個殘酷的現實——他們的購買力比以往任何世代都衰退得更快,這是以實際貨幣稀釋率而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衡量的。報導的通脹與實際貨幣供應擴張之間的脫節,解釋了為什麼傳統儲蓄越來越感到不足。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DecentralizeMevip:
窮到只能喝西北風
查看更多
科技股目前正處於高峰。納斯達克100指數剛剛上漲近2%,因為華盛頓似乎準備結束政府關閉的鬧劇。風險偏好似乎正在回歸——至少目前是如此。市場總是喜歡一點明朗,即使只是混亂的結束。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Quietly Stakingvip:
納斯達克幹啥都漲...
查看更多
加密貨幣正強力反彈——政府關門真的結束是催化劑嗎,還是純粹巧合的時機?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夹子手老王vip:
就這點漲幅還在分析原因呢
查看更多
等等,所以這裡的宏偉計劃是當上班族被裁員時,他們就要重新成為滑雪教練、酒店服務人員或農場工人?這就是我們寄望於解決就業危機的方案嗎?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无常损失心理医生vip:
失業後不是讀書就是躺平
查看更多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