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ve Asset Management 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 Semler Scientific,成為史上首宗「比特幣金庫合併案」,也意外點燃加密財報指標 mNAV 的爭議。
(Strive以全股交易併購 Semler Scientific,溢價高達 210%,是套利的好機會嗎?)
首宗比特幣資產公司合併案登場
Strive Asset Management(ASST)近期宣布,將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購 Semler Scientific(SMLR),這起交易成為歷史上首次兩間擁有比特幣作為資產的企業合併案。兩家公司合併後將共同控制超過 10,900 枚比特幣(BTC),進一步提升了合併後公司的每股淨資產價值(NAV),而這一指標,正是許多投資人用來衡量所謂「加密股收益」的關鍵參數。
mNAV 指標遭質疑:有誤導之嫌
不過,這項看似利多的交易,也讓業界重新審視所謂的「mNAV」(market NAV)指標。根據 NYDIG(紐約數位投資集團)全球研究主管 Greg Cipolaro 的最新報告指出,mNAV 其實是一個不應再使用的財務指標。
所謂 mNAV,是指一家公司市值除以其所持有的加密資產總量。然而 NYDIG 表示,這個看似簡單的算法忽略了企業經營活動本身的價值與其他資產的存在,使得整體評價產生誤導。
「最輕微是誤導,最嚴重則是不誠實。」報告直言不諱地指出。
忽略營運資產與負債風險
NYDIG 進一步指出,大部分擁有比特幣作為資產的企業,其實都還有本業營運及其他資產,這些在 mNAV 中完全未被納入考量,自然導致公司價值被低估或錯估。
此外,報告還批評目前常見的 mNAV 計算中,經常使用所謂的「假設性流通股數」進行除算,這當中可能包含尚未兌換的可轉換債。
「持有可轉債的投資人更可能要求現金償付,而非股份,這對企業而言其實是更具風險與壓力的負債。」NYDIG 表示。由於可轉債結合了債權與看漲期權,會鼓勵公司增加自身股價波動性來提升轉股價值,這對整體市場穩定度可能造成潛在衝擊。
比特幣金庫企業市值下跌,併購潮要來了?
目前,全球上市比特幣金庫企業共持有超過 100 萬枚 BTC,但其中許多企業的市值卻低於其 mNAV 計算值。這種「股價折價」現象,反而可能成為接下來一波併購潮的催化劑。
由於 mNAV 被低估,資產價格偏低的公司變得更具收購吸引力,也讓 Strive 與 Semler 的合併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這次收購不只是資產整併,更是一場對加密資產評價模型的挑戰。隨著數位資產逐漸走向主流,傳統金融指標或許已不敷使用,投資人與分析師可能需要建立更全面的新一代財務評估方式,來正確反映這些混合型企業的真實價值。
這篇文章 比特幣金庫整併潮?Strive 收購 Semler 遭疑用 mNAV 誤導投資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10.4萬 熱度
1.8萬 熱度
1.1萬 熱度
17.1萬 熱度
1163 熱度
比特幣金庫整併潮?Strive 收購 Semler 遭疑用 MNAV 誤導投資
Strive Asset Management 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 Semler Scientific,成為史上首宗「比特幣金庫合併案」,也意外點燃加密財報指標 mNAV 的爭議。
(Strive以全股交易併購 Semler Scientific,溢價高達 210%,是套利的好機會嗎?)
首宗比特幣資產公司合併案登場
Strive Asset Management(ASST)近期宣布,將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購 Semler Scientific(SMLR),這起交易成為歷史上首次兩間擁有比特幣作為資產的企業合併案。兩家公司合併後將共同控制超過 10,900 枚比特幣(BTC),進一步提升了合併後公司的每股淨資產價值(NAV),而這一指標,正是許多投資人用來衡量所謂「加密股收益」的關鍵參數。
mNAV 指標遭質疑:有誤導之嫌
不過,這項看似利多的交易,也讓業界重新審視所謂的「mNAV」(market NAV)指標。根據 NYDIG(紐約數位投資集團)全球研究主管 Greg Cipolaro 的最新報告指出,mNAV 其實是一個不應再使用的財務指標。
所謂 mNAV,是指一家公司市值除以其所持有的加密資產總量。然而 NYDIG 表示,這個看似簡單的算法忽略了企業經營活動本身的價值與其他資產的存在,使得整體評價產生誤導。
「最輕微是誤導,最嚴重則是不誠實。」報告直言不諱地指出。
忽略營運資產與負債風險
NYDIG 進一步指出,大部分擁有比特幣作為資產的企業,其實都還有本業營運及其他資產,這些在 mNAV 中完全未被納入考量,自然導致公司價值被低估或錯估。
此外,報告還批評目前常見的 mNAV 計算中,經常使用所謂的「假設性流通股數」進行除算,這當中可能包含尚未兌換的可轉換債。
「持有可轉債的投資人更可能要求現金償付,而非股份,這對企業而言其實是更具風險與壓力的負債。」NYDIG 表示。由於可轉債結合了債權與看漲期權,會鼓勵公司增加自身股價波動性來提升轉股價值,這對整體市場穩定度可能造成潛在衝擊。
比特幣金庫企業市值下跌,併購潮要來了?
目前,全球上市比特幣金庫企業共持有超過 100 萬枚 BTC,但其中許多企業的市值卻低於其 mNAV 計算值。這種「股價折價」現象,反而可能成為接下來一波併購潮的催化劑。
由於 mNAV 被低估,資產價格偏低的公司變得更具收購吸引力,也讓 Strive 與 Semler 的合併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這次收購不只是資產整併,更是一場對加密資產評價模型的挑戰。隨著數位資產逐漸走向主流,傳統金融指標或許已不敷使用,投資人與分析師可能需要建立更全面的新一代財務評估方式,來正確反映這些混合型企業的真實價值。
這篇文章 比特幣金庫整併潮?Strive 收購 Semler 遭疑用 mNAV 誤導投資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