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比特幣兩月跌超30%,中本聰財富蒸發430億美元

截至 2025 年 10 月至 11 月初,比特幣價格從歷史高點大幅回落超過 30%,這讓早期礦工與神祕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 110 萬枚比特幣帳面價值在數週內蒸發超過 420 億美元。鏈上分析機構顯示,中本聰的資產規模從約 1,389 億美元降至約 961 億美元,其全球財富排名也隨之下滑至第 20 位。

此次比特幣價格波動不僅再次引發市場對「Patoshi 模式解讀」、Satoshi 身份與比特幣資產歸屬的討論,也讓量子計算對比特幣私鑰的潛在威脅重回輿論中心。隨著 2026 年紀錄片《Killing Satoshi》上映,這份沉睡 15 年的鉅額財富成為全球加密貨幣生態與金融領域的焦點。

比特幣價格暴跌加劇中本聰財富縮水:110 萬枚比特幣帳面震盪

在過去數週,比特幣價格經歷自 2024 年牛市以來最大幅度的調整。根據鏈上數據,自 2025 年 10 月 6 日比特幣價格觸及 126,296 美元歷史高點後,快速回落至約 87,390 美元,跌幅超過 30%。這一波比特幣價格波動對投資者而言意味著帳面資產縮水,而對於持有 110 萬枚比特幣的中本聰來說,財富蒸發規模驚人。

鏈上分析公司 Arkham Intelligence 指出,透過「Patoshi 模式解讀」推測出的早期地址群體仍未移動,這批資產在比特幣價格下跌中遭受全額帳面波動。按此計算,中本聰的比特幣財富從 1,389 億美元降至約 961 億美元,短期內蒸發約 427.9 億美元,成為比特幣價格波動分析的重要案例。

儘管帳面縮水巨大,但長期來看並未改變市場對比特幣稀缺性的預期。策略師認為,早期幣長期未移動形成的「供應冷凍效應」減少流通量,從而支撐比特幣長期價值。這種結構性影響在比特幣供需分析中被視為重要因素。

若按當前市價計算,中本聰財富若被計入全球富豪排行榜,將排名約第 20 位,位於比爾·蓋茲之下、Françoise Bettencourt Meyers 家族之上。法律身份無法確認意味著其名次在官方統計中仍不存在。

中本聰財富關鍵數據一覽(2025 年)

  • 擁有比特幣數量:110 萬枚
  • 價格高點日期:2025 年 10 月 6 日
  • 比特幣歷史高點:126,296 美元
  • 高點估值:1,389.2 億美元
  • 當前估值:961.29 億美元
  • 帳面縮水:427.9 億美元
  • 財富排名(假設計入):全球第 20 位

Patoshi 模式再引關注:早期比特幣地址歸屬與沉睡之謎

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再次讓「Patoshi 模式解讀」成為焦點。該模式由比特幣研究員 Sergio Lerner 提出,透過區塊時間、Nonce 分布和早期挖礦行為模式推測約 22,000 個地址由同一實體掌控,被普遍認為屬於 Satoshi Nakamoto。

這些早期地址具有以下特點:

  1. 挖礦時間集中在比特幣創世初期
  2. 出塊規律穩定、非隨機
  3. 15 年來未發生轉帳或密鑰更新

這些特徵不僅幫助研究者量化中本聰的潛在持幣量,也引發關於資產是否已丟失的爭論。一部分社群成員認為幣未移動意味著持有人無意出售,也有人懷疑私鑰已遺失,甚至有人提出中本聰可能已不在人世。

鏈上透明性使得這批比特幣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財富之一,但其沉默形成獨特現象。傳統金融體系中,鉅額資產凍結通常伴隨監管或法律介入,而在去中心化系統中,地址靜默更像一個黑箱。

沉睡資產同時強化比特幣供給緊縮效應,使實際可交易流通量低於理論最大供應量 2,100 萬枚。在需求上行週期,這類靜態大額持倉被視為市場利多因素。

財富未計入全球富豪榜:身份、合法性與統計困境

儘管中本聰的帳面財富龐大,主流機構如富比士仍未將其納入正式榜單。原因在於無法確認其是否為單一實體、是否仍在世及是否擁有合法身份。早期比特幣匿名性及缺乏實名制,使資產歸屬無法驗證。

部分學者呼籲重新設計全球財富統計邏輯,認為匿名錢包地址同樣應被計入可追蹤財富,理由包括:

  • 區塊鏈帳本透明,可校驗資產規模
  • 去中心化資產在全球交易中具備經濟影響力
  • 忽略此類資產會導致財富分布統計存在偏差

然而,長期沉睡的地址也讓資產是否可用成為未知數。若私鑰無法恢復,這部分財富相當於永久退出流通體系,僅作為象徵存在。這類資產在學術上稱為「沉沒幣(Lost Coins)」,對比特幣通縮結構影響深遠,但對財富評估實際意義有限。

量子威脅與未來爭議:早期比特幣密鑰安全性分析

量子計算是比特幣社群關注的長期議題。隨著量子技術發展,一些研究者擔憂未來設備可能破解早期橢圓曲線加密(ECDSA),對未移動的比特幣構成潛在威脅。

中本聰的早期地址尤其脆弱,因為公鑰格式較現代錢包容易受攻擊。量子威脅可能導致:

  1. 公鑰曝光風險:部分早期地址公鑰已在鏈上顯露
  2. 全網同步升級難度:更換加密算法需全節點升級,技術難度大
  3. 資產歸屬爭議:若地址被攻擊,是否透過硬分叉回滾將引發爭議

應對措施包括:

  • 在量子威脅臨近時凍結部分地址並升級網路
  • 或透過軟分叉遷移至抗量子算法(如格密碼學)

短期內,這些更多屬於理論預警。但隨著 2026 年紀錄片《Killing Satoshi》上映,這一議題正進入大眾視野。影片探討比特幣財富社會影響、中本聰身份及全球治理風險,為懸案提供新的輿論焦點。

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雖讓中本聰的帳面財富大幅縮水,但關於身份、早期地址安全及量子威脅的討論仍在持續。這 110 萬枚沉睡比特幣不僅象徵市場情緒,也代表比特幣生態起源及未來懸疑。在邁向抗量子時代的道路上,中本聰的資產仍將是全球金融體系中最具象徵意義的財富之一。

FAQ

為什麼中本聰並未被計入全球富豪榜?

因身份缺乏法律確認,無法確定是否為單一自然人及是否仍在世,主流財富機構不會將其納入官方排名。

110 萬枚比特幣是否確定屬於中本聰?

鏈上分析透過「Patoshi 模式解讀」高度推斷其歸屬,但無法百分百確認,比特幣無法證明私鑰所有者身份。

中本聰的比特幣會影響市場流動性嗎?

這些地址未移動,實際流通供給減少,長期看利多;若突然轉出,將引發市場衝擊。

量子計算能破解早期比特幣私鑰嗎?

短期幾乎不可能,但長期存在理論風險,學界與比特幣開發者已研究抗量子方案。

若比特幣漲至 32 萬至 37 萬美元,中本聰會成為世界首富嗎?

理論上會,但仍無法進入官方排行榜。

BTC-0.2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